规避、逃避、抗拒执行是执行工作的顽疾。芦溪法院以此次专项集中执行行动为契机,用足用好搜查、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依法加大对规避、逃避、抗拒执行的惩戒力度,尽最大努力、穷尽一切措施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一 逃避执行上瘾 换来拘留7天
刘某与林某系朋友关系,林某以资金周转困难向刘某借款5万元,约定了还款期限,但林某未如期还款。刘某起诉至法院,经调解,达成分期支付协议。然而,林某再次“爽约”。刘某无奈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期间,林某多次写下保证书,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按期还款。执行法官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多次相信林某。可是每临还款期限,林某又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恶意逃避执行,导致案件久拖不决。
执行法官于12月6日将林某再次拘传到法院,在确定其没有积极配合的态度和行为后,果断宣布对其执行拘留7天的决定。
二 多次传唤均不到 司法拘留显威力
张某与某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经芦溪法院判决,张某需限期偿还6万余元,但张某拒不履行已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该银行遂要求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中,执行法官多次传唤张某,但张某均以没有时间为由,拒不到法院接受询问和申报财产。执行法官主动出击,奔赴张某住处将其拘传到法院。执行法官释法明理,告知其不如实报告财产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后果,张某仍声称自己无法偿还借款。见其拒不履行,执行法官当场宣读拘留15日的决定。
张某被司法拘留的第二天,其家人来到法院,主动偿还3万元,剩余钱款与银行达成分期履行协议。本案顺利执结!
三 七年不还一分钱 法院亮剑上拘留
2014年8月,于某帮助大舅哥李某担保,没有偿清债务后,被曾某起诉至芦溪法院,经审理,判决李某、于某连带偿还剩余两百万元本金及利息。但是,二人均未履行。曾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期间,李某以名下的机动车、房产作价90万元以物抵债给曾某后,便失踪了,多方找寻均无果,案件只能暂以终本方式结案。七年过去了,李某仍无踪迹,于某也未主动履行。曾某提供了于某工作地点,要求法院继续执行。执行法官得知信息后,提前蹲守,成功将于某拘传。
执行法官严厉批评于某多年不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错误行为,告知其如不支付欠款,将受到法律制裁措施。于某表示借款实际使用人是李某,自己当初只是出于连襟之情好意帮忙。执行法官认为担保人应该承担起连带清偿责任,这么多年没有偿还一分钱,还狡辩是提供帮忙,见于某仍不配合,为让失信被执行人逃避履行义务的行为受到惩戒,执行法官依法对其作出拘留十五日的决定。
"搏鳌清萍"专项集中执行行动开展以来,芦溪法院共出动警力455人次,搜查62人次,拘传72人次,拘留6人,清场6次,罚款40.6万元。
素材来源:执行局、芦溪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