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但总有人安全意识淡薄 存在侥幸心理 快跟着小编来看看这个“糊涂”驾驶人 是如何“糊涂”入法网的!
2022年2月2日下午,上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清溪中队接到报警称,在杨宣公路上栗县杨岐乡石源村路段发生一起单方事故。值班民警接到警情后,当即驱车前往处置。到达现场后,民警看到一辆小车与路边护栏相撞。报警人黄某波,称是自己驾车发生的单方事故。在接触的过程中,民警闻到黄某波身上的一股浓浓的酒味,当即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为122ml/100mL,后经医院抽血检测,男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16.94mg/100ml,达到醉驾标准。
经询问得知,当天中午,驾驶人黄某波因春节家庭聚餐喝了酒,酒后心存侥幸驾车出门,没想到操作失误,导致车辆与路边的护栏相撞,醉意上头的黄某波也没多想,就打电话报警,顺便报保险公司理赔。
目前黄某波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驾驶人在饮酒后 酒精的麻痹作用会直接影响 驾驶人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 驾驶人的视野也会大大减小 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法律延伸酒驾违法 醉驾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喝酒不开车 开车不喝酒 这不仅仅是一条口号 更是行车安全的保障 不要因为喜庆的节日 而忘记了法律的准绳
来源 |上栗交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