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个人而言,60岁的付志光这一生无疑是凄苦的:未婚,无儿无女无收入,五年前罹患脑溢血,到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又一遭。然而,知情者却都说,这一生,付志光极其幸运,因为无论他处于何种境地,他的同胞兄弟姐妹和侄儿外甥,始终待他如一,从未放弃他嫌弃他,让多次濒临死亡的他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与亲朋好友在一起 厄运降临 突患脑溢血 家住萍乡市八一街罗家塘社区的付志光有兄弟姐妹五个,父亲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母亲也于九十年代离世。虽然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可兄弟姐妹间那种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从未因父母的过早离去而淡化。
▲昏迷不醒的付志光 2015年1月,付志光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南昌某医院抢救。当兄弟姊妹接到告急电话乘火车赶到医院一看都傻了眼:已行颅部手术的付志光昏迷不醒,不能吃也不能开口,更不能动弹,脑袋上插着多根引流管,像个植物人,院方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摆在面前:是继续在省城治疗还是回到老家萍乡继续治疗?大家都是工薪一族,长期待在南昌也不是办法。商议的结果是绝不能丢下付志光不管,转院回萍乡。付家老二虽早已不在人世,可他的儿子付哲挺身而出,提出由他负责联系处理回萍乡住院治疗的相关事宜 ……
▲妹夫蔡紫根在医院照顾付志光 从南昌转院到萍乡市人民医院后,在兄弟姐妹的轮番看护和精心照料下,付志光的病情慢慢有了起色。两个月后,他可以出院回家慢慢调理了。老五付子荣主动提出由她来护理四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老三付志清的老公匡友星提出父母留下的房子已破旧不堪,老四出院后就住在他家里,由他负责做饭;其他兄弟姐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一个提出异议。因为付家人一直记着母亲在世时说过的一句话:今生今世能成为兄弟姐妹是缘分,你们一定要团结一心,有困难一定要互相帮助。
▲兄妹掰手腕 彼时,付子荣的家还在鹰潭,她刚从南昌客运段鹰潭车队退休3年。和她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丈夫蔡紫根是上饶至广州线路上的一名乘务员,上四天班休四天。她来照顾付志光的日常起居,这意味着她得长期住在萍乡,老公得两地跑。可蔡紫根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了,要知道,在分宜,他还有个90多岁的老父亲时时需要他探望关照,做出这个决定实属不易。 齐心协力驱除病魔 于是出院后,付子荣和付志光住进了老三付志清的家——美地世纪新城。即使住在6楼,楼层高爬上爬下很不方便,但只要天气晴好,付子荣便牵着哥哥的手一步一步移下楼来晒晒太阳,溜达溜达。而蔡紫根只要跑车结束,就马不停蹄从鹰潭坐车过来萍乡,他还特意买了一套理发工具,给付志光理发、掏耳朵,督促他做康复,买菜、做饭……
▲与家人开心交谈 付志光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时常不能控制大小便,弄湿弄脏衣裤成了家常便饭。每天晚上,跟哥哥共处一房的付子荣,每过两三个小时就得起来扶哥哥方便,一个晚上睡不了一个囫囵觉。有人劝她晚上给哥用尿不湿省事,可她觉得长期用尿不湿刺激皮肤,宁肯自己多起来几次。几年下来,由于缺觉缺休息,付子荣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付子荣喂哥哥吃饭 曾有人质疑付子荣这样尽心尽力照顾付志光,是看上了付志光的钱。天知道付志光唯一的收入便是每月的低保,每天还要长期服药,哪哪都要用钱,就他那千把块钱,他自己用了都还不够。付子荣每月的退休工资,还要贴补一些在哥哥身上呢。 他这几年生病来来回回住院好几次,兄弟姐妹花了近二十万元医药费。面对被泼在身上的脏水,付子荣相当坦然:我照顾哥哥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别人理解,也不需要多解释。只要哥哥能多活一天,我的所有付出都值得。当她带着哥哥去原来住院的科室复查时,所有的医务人员都不相信付志光恢复得这么好,说他能活到现在简直是奇迹。这是对付家兄弟姐妹最高的褒奖。 付出爱得到爱 在付子荣兄妹周围,有着一大群爱心人士,他们钦佩并感动于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也在尽己所能帮助他们,曾嵘就是其中一位。
▲曾嵘(右)来看望付家兄妹 曾嵘跟付子荣既是同学,又是邻居,还是同事,知根知底的两人不是姐妹胜似姐妹。一路走来,曾嵘耳闻目睹了付子荣一路的艰辛付出,决心助其一臂之力。她见付子荣住在姐姐家楼层太高,便到处打听,想帮他们找一所不用爬楼梯的房子。一年前,她终于在八一街罗家塘社区找到了一所出租房,每月房租650元,曾嵘说什么也要由自己负担房租,她说,我的退休工资比付子荣高,家庭条件也比她好,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还是可以从经济上、生活上予以适当的帮助。 别看曾嵘成天笑眯眯的,其实她的烦心事也不少,她丈夫的病情比付志光还重,长期需要人照顾。每天安顿好家里的病人后,曾嵘都会从家里赶过来,陪着聊天,搭把手,买点生活用品过来。她说,正因为家有病人,将心比心,才更懂得付子荣的不易。
▲第一次与家人一起坐高铁 去年夏天,付家老六的小孩考上了大学,付家人全部过去鹰潭祝贺,把付志光也带上了。生平第一次坐高铁的付志光兴奋极了,好久没出远门的他一直念叨着高铁舒服跟坐飞机一样。 虽然付志光大小便不能随意控制,但在勤快的付子荣的打理下,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异味,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里也没有一点异味。
▲扶哥哥起床 清醒时的付志光看见妹妹和其他家人为自己操劳,会内疚地责备自己,像个小孩一样认错。他一遍又一遍,一字又一字地向记者清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感谢政府,感谢身边的亲朋好友,最感谢的人是蔡紫根。是啊,要不是他心存仁爱,付子荣能这么心无旁骛地照顾哥哥吗?
▲和同学们相聚在一起 自从付志光患病,他的同学、他的战友,一有时间就会过来陪他、看他,捐款捐物,同学聚会时还不忘接他一起参加。街道、社区给付志光办了低保办了残疾证,每年还给予一定的补助。付子荣的同事、朋友也向她伸出友爱之手。对他们的好意,付子荣总是心存感激,他们发过来的红包,她总是表达谢意后拒绝接收。她说,谢谢大家关心,不麻烦大家了。
▲陪哥哥散步 家住美地新城小区的韩玉兰阿姨对付子荣一家人印象特别深。她向记者介绍:一开始我们几个邻居看到付子荣每天牵着付志光的手下楼散步,都以为他俩是夫妻,都说付志光命好找了个这么好的老婆。后来了解到他俩是兄妹后,感动于这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邻居们也和付家人越走越近。每天大家聚在一起散步,给付志光讲故事、唱歌,逗他开心;天气不好时,看见付家兄妹没出来散步,邻居们就爬上楼看望他们。付家兄妹搬走一年了,可邻居们还不时提起他们,牵挂着他们,有时还邀约一起跑到罗家塘社区探望。
▲快乐时刻 韩阿姨说,我活了80多岁了,从没看见兄弟姐妹感情这么深的,太令人感动了!这家人全是大好人,尤其是付子荣的丈夫和姐夫,跟付志光没一点血缘关系,却能够全力以赴支持妻子。记者同志,这样的家庭,不但可以评五好家庭,简直就是六好家庭! 采访结束时,韩阿姨还特别嘱咐记者,你可不可以跟蔡紫根单位的领导说下,让他们给小蔡换个轻松点的工作,毕竟他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长期这样跑来跑去太辛苦了。 常有人感慨,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家也就散了。可对付家人而言,家永远都是欢乐的源泉,一家人能够这样相互密切合作,相亲相爱,这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来源:江西手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