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是XXX女士吗?你的身份证号是XXXXXXX我是XX的警察,你涉嫌XXX违法犯罪行为需要进行“资金清查”请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
如果接到类似这样的电话
不要犹豫也不要慌
第一时间挂断电话
真实案例
6月9日,谢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外地警察,说谢女士名下有张银行卡涉嫌网络诈骗,需要谢女士配合调查。由于对方说得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谢女士信以为真。 随后对方又以疫情出行不便为理由要求通过视频对谢女士做笔录,该“警察”询问结束后,要求谢女士转账至指定银行卡内,好配合“警方”调查谢女士银行卡流水。为自证“清白”,谢女士将自己卡上60000元转进了对方发来的“安全账户”内。转账后谢女士一直等不到对方回复,急于知晓结果的谢女士便前往派出所询问,这才发现自己被骗,遂向警方求助。
诈骗手法解析
第一步:冒充公检法诈骗开场 自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非法洗钱诈骗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第二步:利用公检法威信力 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第三步:虚假证件齐上阵 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第四步:诱骗进行“资金清查”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日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至此,一起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完成。
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
2、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通缉令”、“逮捕令”; 3、公检法机关不会要求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4、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改号软件,改成真实公检法机关的座机号码。当遇到疑问时,可以直接拨打110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