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轻时,与丈夫伉俪同心,经营家庭细致有方,膝下四个儿女纷纷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她,年愈70,退休20年,照顾高位截瘫丈夫13年有余,为丈夫,舍自己,从不怨悔。 面对出事后仅头部能动的丈夫,第一时间涌现在她脑海里的不是自己往后余生将被套牢被拖累,而是心疼,对丈夫没过上两天好日子便要与床为伴的心疼。她叫丁春芳,是长平乡塘上村受十里八乡群众交口称赞的好妻子。
丁春芳是长平乡塘上村人杨国强的妻子,生于1949年4月,现年70岁有余。辛苦大半辈子,拉扯儿女长大,年愈70,如果身体状况良好,在广大寻常家庭中,是一个享清福,游天地,追求自我精神富足的年纪;是一个母慈子孝,带儿孙,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可是这一切寻常百姓家的幸福,都与她无关。与她有关的幸福,夹杂着一些常人难以坚持的承重——照顾高位截瘫,仅头部能动的丈夫。
丁阿姨以前是一位医生,丈夫杨国强是一名警察,退役后在上栗看守所上班。夫妻两育有4个女儿,虽然属于双职工家庭,但悉心将四个子女养育成人的过程也并不轻松。好在四个孩子都比较争气,纷纷考上大学,渐续立业,建立幸福美满家庭。时光不紧不慢的溜走,在朴实无华的平淡时光里丁春芳和丈夫杨国强迎来了他们的幸福退休时光。退休后的日子,丁阿姨喜拾掇,杨伯伯爱钓鱼,两人循着各自的喜好,将日子过得悠然而自得。怎奈,好景不长,一个意外,将“美好”的日子停滞在了2005年10月的一天。
那天,杨伯如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出去钓鱼,在钓鱼归来的途中突发头脑空白(可能高血压引起),摩托车不听使唤地往路侧一倒。摔倒后的杨伯虽被及时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但辗转上栗、萍乡、长沙等地医院,都得出同样的结果:恢复时间将很长,往后怕是将长期躺在床上,请家人做好长期照顾的心里准备。知道结果后的丁阿姨瞬间感觉天塌了,那阵子的她,看着不能动弹的爱人,悲伤难以自抑,整日以泪洗面。
但很快,丁阿姨就调整好了心态,这是我相依为命的爱人啊,如果我都不坚强,国强该怎么支撑下去过好往后余生。于是,丁阿姨便开始了照顾丈夫饮食起居的生活。小小肩膀担负起为丈夫翻身、洗澡、擦身、洗衣、喂饭、刮胡须、剃头发、打胰岛素、把屎、接尿的重任。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丈夫翻身越来越吃力了,为丈夫擦洗一遍身体,大冬天的都能出汗。自从丈夫高位截瘫,丁阿姨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当夜里,听到丈夫的呼喊,就立即起床,口渴喂水,后脑勺痒抓痒,冷了腋腋被子,躺不舒服了翻翻身…十几年事无巨细的照顾,丁阿姨没有产生厌烦,还自得其乐。“平常没事,就陪老头看看电视,讲讲村里村外听到的趣事,说一说孩子们的家长里短,我还喜欢写写日记,记录丈夫哪天刮的胡子,哪天解的大手,哪天打的胰岛素,这样照顾起来不会出差错。时间充足,还会去地里翻翻土,种点蔬菜。只要老伴在身边,日子也不觉得辛苦。”
了解到杨伯高位截瘫以来,丁阿姨13年没有进过女儿家门,笔者感到很惊讶。以丁阿姨家庭现在的条件,请个保姆照顾杨伯不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杨伯家却从来没有请过保姆,原来,丁阿姨不放心外人照顾自己的丈夫。“我们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性格脾气也就相互间和得来,我来照顾,总归放心些。女儿们也劝过请个保姆,让我不要这么辛苦,但我一点都不嫌疲累,目前我和老伴就是相互依存的存在,他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他。我就希望老伴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活得久一点。”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简单的心愿,彰显出丁阿姨的无私与大爱。卧床13余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5000多个日夜,没有缺少过一日陪伴…这是一种怎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坚守。
来源:山水长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