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耄耋老人的奉献之歌——王振美扶贫助学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200|回复: 0

耄耋老人的奉献之歌——王振美扶贫助学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4-1 1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说“振美教育基金”创立者、94岁高龄的王振美最近又有一个新愿望: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为六市中小学的孩子们讲故事,激励孩子们发奋学习。3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六市乡的王振美家中,釆访这位时刻不忘服务社会的老人。

莲花县六市乡耄耋老人王振美,数十年来扶贫助学,尤其是以90多岁高龄仍然坚守初心的善举,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王振美今年94岁,身材瘦削,腰板挺直;一身黑色的旧衣裳,看得出已经穿过很多年,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走进他家,只见不算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陈旧的木沙发、木桌椅和一台电视机,桌上摆满了一摞摞的书,看上去略显拥挤。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自己近乎“抠门”的老人,却经常拿出几千上万元用于扶贫济困,2017年还捐出毕生积蓄50万元成立“振美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全乡的贫困学子。

“农家娃要跳出‘农门’,几乎只有读书一条路。一个国家要发展,教育是基础。”提起成立教育基金的初衷,王振美感慨地说。

出生于贫寒家庭的王振美有过艰难的求学经历,因此深深理解农家孩子想走出去、想上大学的渴望。“小时候家里穷,供我读完小学都很吃力,更别想上中学、考大学。”王振美遗憾地说。帮孩子们圆读书梦、大学梦成了他的梦想。2017年,这位耄耋老人决定倾尽所有积蓄设立教育基金。这一决定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子女们的支持,但王振美要成立教育基金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召集所有家庭成员,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一遍又一遍地给家人做思想工作,最终赢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017年9月8日,“振美教育基金”正式成立,王振美老人向基金会注资50万元。他在成立大会上坦言:“以前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都得靠我,没法存钱。现在,我有了余钱,只要留着吃饭的钱就行,剩下的全部用来实现我当初的梦想——支持教育。”

基金会成立后,每年对六市乡范围内学业突出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学子及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两年来,已有近100位优秀师生受到奖励和资助。

实际上,对于王振美来说,捐资助学的善行并非突然之举。数十年来,他一直热心公益,乐于扶贫济困。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在家乡太沙村牵头修桥,那座由全村人集体出资出力修建的石拱桥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使用。面对困难同乡,王振美总是热心相助。2013年3月,山背村村民吴国英患尿毒症需要做换肾手术,王振美得知后,立即捐助1万元。2014年,六市乡政府牵头成立“奖扶助学教育基金会”,他带头捐资1万元。近年,太沙村办幼儿园、建中心小学以及新农村建设架桥、修路等,王振美先后捐资5000多元。王振美老人扶贫济困的事例不胜枚举,而他陆陆续续捐助的财物也无法一一统计。

王振美的善行感动了广大群众,也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17年11月,王振美荣获我市第三季度“最美萍乡人”称号;2018年6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年10月,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2017年,92岁高龄的王振美圆了入党梦。而他的另一个梦想:反哺社会、回报乡邻,一直到现在还在践行着。

记者手记:

这位九旬老人是可敬的,他教给了我们如何像莲花一样坚守心灵的高贵。王振美的善行固然源于始终不忘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但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写照。他的事迹是动人的,他的心灵是高贵的,昭示着新时代精神追求的方向,让我们为之钦敬,为之奋发……这位老人更是可爱的,他教给了我们如何像莲花一样绽放沁人的芬芳。王振美老人毕生节俭,却能在关键的地方“奢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他乐于扶贫助学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明确的人生方向,这样人的一生才最有价值。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