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牛形岭下山坡。
萍乡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在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形成了以人数众多、组织严密、战斗力强而著称于全国的革命工会,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 1922年9月爆发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在二七惨案后的全国工人运动低潮中,安源工会“巍然独存”,是除广东以外全国唯一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大革命失败后,安源工人又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血战几百里,进军井冈山…… 在上述一系列伟大壮举中,计有7000多名萍乡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纪念这些光荣牺牲的革命英烈,根据刘少奇生前指示,萍乡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84年12月建成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43亩,大门宽20米,高6米,为三孔麻石牌坊门;门后是层层向上的五大步阶,最上一层为吊唁场,可容纳500人;吊唁场的左方是一组名为“宁死不屈”的石刻塑像,右方是一组名为“英勇战斗”的石刻塑像;正前方是13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后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半圆形墓室,放置着部分烈士的遗骨。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于1987年3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缅怀先烈, 我们用文明方式! 来源:萍乡史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