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萍乡"爱心妈妈”吴倩用无私母爱点亮300弱势儿童希望之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875|回复: 0

萍乡"爱心妈妈”吴倩用无私母爱点亮300弱势儿童希望之路

[复制链接]

790

主题

796

帖子

24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57
发表于 2018-11-3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301429234_af3b0f9d.jpg
与帮扶的孩子开心拥抱

  记者罗建华报道:为帮扶近300名孤困儿童快乐成长,她风雨无阻走村入户,不辞辛劳奔走在播撒爱心的公益的路上;为让孤弱老人们生活得好一些,她一有空就逐一上门帮助他(她)们剪指甲、梳头、搞卫生、献爱心,虽然有时累得汗流浃背,但她无怨无悔;为帮扶更多的贫弱群体,她从只身一人做志愿,到加入公益组织,再到自己注册公益组织,发展到目前拥有265名志愿者的“灯塔计划”发展中心……8年来,她把浓浓的爱心奉献给了孤困孩子,用母爱照亮他们的快乐成长路;8年来,她用无悔的青春筑起了一座母爱“灯塔”,照亮着弱势儿童希望之路;8年来,她个人捐款和感召爱心人士捐款累计已达500万元,感动十里八乡,被誉为“爱心妈妈”。她就是萍乡市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会长吴倩。近日,记者走近这位“爱心妈妈”并聆听了她的爱心故事。
  从一个人到一个群人 “爱心妈妈”团队不断壮大
  今年31岁的吴倩出生在上栗县一个普通家庭,浓浓的眉宇间嵌镶着一双美丽的眼睛,她机灵健谈,显露着阳光自信。
00301429221_4d3c2f6e.jpg 吴倩辅导孩子们学习
  2004年,吴倩从萍乡师范艺术类专业毕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了之后,进入萍矿文工团担任主持人和歌手,经常深入矿区一线慰问演出,“常常看到从矿井下出来的矿工来不及清洗,一身煤灰,满脸煤黑,打着赤膊,只露出满口牙齿和滴溜溜转的眼睛,那场景让我深受触动。为工友送上精神食粮,成为我当时的人生追求。那时,我积极参加了文工团还组织到农村和社区进行的慰问活动,一些爱心组织开展的帮扶弱势群体活动,只要有空我都参加了,帮老人剪指甲、梳头、搞卫生,得到老人们的赞扬,我特别开心。”吴倩如是说。
00301429225_86d7ca97.jpg
  “爱心妈妈”吴倩的帮扶对象激动得哭了
  2009年,吴倩幸福地恋爱了。当年冬天,她听一位去过湘东区偏僻农村一家敬老院的朋友说起,那里的老人上厕所困难,她急在心里,与爱人购买了一批马桶及生活用品,驱车把这些爱心物资送到了敬老院,赢得了老人们的认可,因此,她对帮助别人充满了信心。
00301429223_57e5b736.jpg
“爱心妈妈”上门回访帮扶孩子的学习及生活情况
  结婚后,吴倩离开了心爱的舞台,开始打理酒店和酒庄业务。繁忙的业务当中,她仍不忘积极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我总觉得参加公益活动有些杂乱,没有头绪,恰巧,我家附近有个小餐馆,结识了餐馆老板彭先生,他是安源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之一,2011年初,我顺理成章地加入了该协会,我的爱心行动总算找到用武之地了。”从加入志愿者组织到2013年,吴倩个人用于捐助敬老院、孤儿、贫困老人等弱势群体的钱物,折合人民币近20万元,吴倩在公益领域中渐露头角。

00301429222_3130e169.jpg
“爱心妈妈”吴倩在鼓励帮扶女孩参加活动
  为了更加精准帮扶孤困孩子,2014年2月,吴倩联合10多名志愿者,成立了“爱心家人团”,在全市筛选了117名留守和孤困少年儿童作为帮扶对象,每月提供200元资金,持续3年,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此后,“爱心家人团”在市博物馆开展了“春风助暖,爱心助童”活动,给这些孩子发放了床上用品四件套和体育、学习用品;后又在上栗县体育馆开展了“我们一起与你庆六一”活动,向孩子们发放粽子、果冻、进口零食,学习和体育用品及两个月生活费,受到社会好评。到同年8月,“爱心家人团”共发放爱心生活费14万多元,团队人数增加到26人。
00301429224_1e798cb6.jpg
  为帮扶对象捐赠液晶电视
  最让吴倩感动的是,2014年8月12日至17日,他们组织了一次为期5天的“有爱,有家,有明天,快乐儿童夏令营”活动,“那项公益活动从2014年4月就开始筹划,经历了近5个月,直到开营前一天,我还在为场地奔波,在最后时刻得到了刚成立的贵族小学——卓越小学的帮助,教室和宿舍都是全新装修的,全部免费提供,而长沙某知名拓展机构的波波老师,也是感动于我两次赴长沙邀请,感动于‘爱心家人团’的拳拳爱心,4天12场互动式课程全部免费,那些来自特殊条件家庭的孩子们从之前的自暴自弃,到后来欢欣鼓舞,也为感受关怀和爱心而感恩,我们受苦受累也值。”吴倩回忆道。
  从2014年开始,3年时间内吴倩和她的爱心团队主要帮助这117名孩子,让孩子们自信起来、快乐起来、健康成长。
00301429226_4e120165.jpg
  看望患病的孩子
  为了让更多的孤困孩子快乐成长,2018年3月,由吴倩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萍乡市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拥有志愿者265名。2018年4月,启动“助学、筑梦、铸人”孤困学生帮扶项目,为每名孤困儿童每月发放100至300元生活费,并针对每名孤困儿童制定开展助学计划、读书计划、特长计划、成长计划等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日常关怀、学习提升等方面的关爱帮扶,“爱心妈妈”无微不至。为让更多人得到更及时、更优质的帮助,“爱心妈妈”们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帮扶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点亮微心愿”“爱心包裹”“大手拉小手”......各有帮扶侧重,为不同需求的弱势孩子送去最贴心的温暖,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从排忧再到陪伴成长 “爱心妈妈”无微不至
  “关爱孩子,就是关爱未来。特别是留守儿童等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对学习、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要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梦想的筑路人。”吴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此,在有关部门、爱心人士的支持下,近年来,吴倩和她的爱心团队连续举办多届夏令营活动,每场活动至少让100多名孤困孩子受益,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梦想。

00301429227_cd49c8e3.jpg
夏令营感恩分享会现场
  7月15日至20日,由该中心主办的“助学、筑梦、铸人”青少年快乐夏令营活动,吴倩和她的爱心团队组织全市150名孤困孩子,参观了中国雷锋博物馆、萍乡博物馆、萍乡好人馆、安源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基地,参加由长沙一知名拓展机构开展的心理培训,开展了“开讲啦”主题活动,并在润达国际影院观看励志电影和游玩,孩子们得到了全方面的学习和提升。
  “几年前,由于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让幼小的我一直生活在迷茫中,半年前,萍乡市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的叔叔阿姨像天使般来到了我的身旁,关心我的生活、学习、梦想,今年暑期叔叔阿姨们不仅为我们150名孩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夏令营,还争取到了12个孩子去成都励志拓展,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我坐上飞机的一刹那,我感觉到我有翅膀了,我可以在蓝天遨游了。叔叔阿姨们的微笑、拥抱、鼓励,点亮了我心中希望,现在,我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来一次即兴演讲。我感谢美丽的吴妈妈及灯塔的每一位天使给了这次塑造我人生的机会。我要做一个心怀良善的懂感恩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温暖的灯塔之光照耀到更远更广的地方,我是灯塔的孩子,我为灯塔代言!”来自莲花县闪石乡的学生代表李鹏飞道出孩子们的共同心声。
  “每场活动很辛苦,常常加班加点进行筹备工作,还要经常外出奔波,但能听到孩子们叫我一声妈妈,再苦再累也值。为了让更多的孤困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将进行3年的灯塔计划公益活动,致力为他们送关爱,培养他们树立自立、自信、自励、自强的人生态度。”吴倩表示。
  从一个团体到一座城 爱的奉献传递涌动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爱心妈妈”的行动,正形成涟漪效。由“爱心妈妈”吴倩倡议成立的300万“萍乡市灯塔计划慈善基金”,以“助学、筑梦、铸人”为宗旨,开展助学、助教、助孤,中心为帮扶对象每月发放100-300元助学金,帮扶周期为3年,常态化帮扶孤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在“爱心妈妈”的带动下,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涌现出一批“爱心叔叔”“爱心姐姐”。“爱心妈妈”不仅带出一批“爱心叔叔”“爱心姐姐”,还带动了更多人加入进来,有党员、有企业家、有务工人员、有普通市民......该中心开展的帮扶工程中,有读书计划、特长计划、成长计划等,每年组织全体帮扶对象开展为期6天的大型成长营活动,用更加专业的方法和课程助其健康成长,树立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律,喜悦,丰盛,卓越的生命状态。
  当记者问及她把别人的孩子当亲人培育,没有陪伴自己的孩子时,吴倩平淡地说:“作为一位母亲,关怀自己的孩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我经常与他们说,孩子,你们现在生活好了,可是有些小朋友没有饭吃,也没有玩具,也上不起学,他们好可怜,妈妈帮他们一把,让他们开心了,妈妈就开心了,妈妈开心了,你们也就开心了,孩子,你们也可以与他们交朋友。我带他们参加公益活动时,他们也很开心,我去开展爱心活动,有时,回到家里晚,他们对我说,‘灯塔’回来了!”
  纯朴的话语,切实的行动,吴倩带领她的爱心团队用平凡的善举铺就孤困孩子的快乐成长之路,“我要感谢灯塔计划的每一位天使,志同道合一起为擦亮萍乡‘小城大爱’金字招牌而默默奉献!”吴倩说。
  拳拳母爱、柔柔慈心,8年年执着坚守,“爱心妈妈”吴倩让爱在感动中传递,在传递中升华。
来源:中国江西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