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建华、叶冠群报道:“开文大哥,‘雏鸡孵梦’扶贫小分队送来的鸡,长势良好,现在有3斤多了,真为你高兴,家里的民宿你有哪些困难,一定跟我们说,我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派来这么好的第一书记,多谢小邹书记,有了你的帮助,今年,我会干得更好,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近日,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沈子村第一书记邹方强记不清第几次走访了。 现年30岁的邹方强是萍乡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副科长,自2018年8月担任沈子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沉下身心为群众谋福祉,用实干“驻”进群众心窝里。 “既然下来了,就要做出个样子来” 沈子村处于武功山徒步旅游黄金路线上,曾因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民思想观念意识相对封闭,因病、因残致贫现象突出,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28人,贫困发生率达20.5%,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 “既然来了,就要和乡亲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要为乡亲们做点事,就要全心全意引领群众拔穷根!”邹方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贫困户刘国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以前不清楚健康扶贫政策,能挨就挨,不愿去拿药,多年来承受病痛的折磨。邹方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立即带领村两委相关人员上门入户细致地宣讲“五道保障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并组织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健全慢性病档案,赢得群众拍手称道,“邹书记上门送政策,有病不怕了,慢性病也不愁了,你们真是我们的福音!” 2018年,沈子村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6.1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贫困人口慢性病档案全覆盖。 小额信贷是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重要支撑。一些贫困户萌生发展民宿等的愿望,苦于对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不太理解,不敢贷,怕贷不了、还不上,很闹心。 为充分用好信贷政策,邹方强逐门逐户宣讲信贷政策,帮助他们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村里22户贫困群众成功办理了贷款38万元,有4户用于发展民宿产业,初见成效,还有18户投资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实现分红。“2018年,我在小邹书记的帮助下,办理了小额信贷,发展了民宿,仅这一项就赚了400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今年,我要尽力帮乡亲们一把!”林开文高兴地说。 “地贫栽松柏,家穷子读书”,教育扶贫是拔穷根的希望所在,但拿到教育帮扶发放表时他发现,有3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不在本地就学,不能确定是否落实到位,他立即与贫困户和学校负责人联系,一一了解到位情况。 通过对标查缺漏,上门入户精准抓好政策落实,贫困群众教育、医疗负担大幅减轻,产业、就业收入稳步提升,幸福感与日俱增。 通过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沈子村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脱贫13户38人,2016年脱贫4户11人,2017年脱贫5户25人,2018年脱贫14户50人,同年底,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着特别的情愫。担任第一书记,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我必须尽快融入村里并进入角色,虚心向村委干部和群众学习,为乡亲们做点事情,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信任!”邹方强如是说。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的天职” “乡亲们把我当成了家人,为家里人排忧解难,义不容辞!”邹方强用行动践行庄严的承诺。 2018年12月,贫困户刘开信家不幸遭受火灾,一栋旧房化为灰烬,邹方强第一时间赶到刘开信家里了解灾情,送去粮油等物资,妥善安排其一家的生活。 “因大火烧毁厨房,刘大叔一家只好在寒风冷雨中在门口做饭吃,让我很心痛,我立即向帮扶单位汇报,发动机关干部并通过媒体组织爱心人士进行捐款,筹集3.3万元后,立即组织施工队重建厨房,在连绵阴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再三叮嘱施工方要抢抓工期,确保建筑质量,争取春节前投入使用。经过精细的管理,春节前家刘大叔终于用上了新厨房,吃上了顺心美意的团年饭,我才放下心来。” 2018年12月,贫困户林开文、江意军家养殖蜜蜂,蜂蜜大丰收却愁销路而一筹莫展,邹方强发挥岗位优势,采用新闻+扶贫方式,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随后,通过中国江西网大力宣传,280斤蜂蜜认购一空,增收1.4万多元。通过积极联系,大山里的1000斤茶油、10多头草猪、15只土鸭、200多斤蜂蜜等农产品实现了精准对接,增收增效。 贫困户林告增长期在外务工,其妻子体弱多病,邹方强当得知他家自来水管年久失修断水后,与沈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忠华一起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查找问题,水通之后,却因下山时一脚踩空,从4米多高的山崖跌下来,摔得鼻青脸肿、一身泥水,林告增一家逢人便夸“遇到贵人了”。为了群众的事情,邹方强总是无所畏惧,2019年元旦前后的一场大雪冰冻将贫困户段珍家的水管冻裂后,他又冒着冰天雪地,翻过上次那个山崖,将自来水接通。 “天寒地冻,老弱乡亲们的被子够不够,衣服暖不暖,柴火有没有?”沈子村的冬天气温低、湿度大,考虑到老弱群体的生活情况,他既要问更要看,邹方强联系一批物资,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逐门逐户走访,为有困难的乡亲一一送上被子、棉袄等物资,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邹方强一心为民排忧解难,帮助贫困户和其他村民解决水、电视、过冬物资、农产品销售等生产生活难题40多件,赢得当地干群一致信赖和好评。 “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走进沈子村,四周青山耸翠,山峦云雾缭绕,溪流清澈见底,亭台别具特色,房屋依山傍水,新铺的柏油路整洁开阔蜿蜒而上,一排排行道树井然有序,一个个新农点令人流连忘返,一幅幅宣传画增色添彩,新颖别致的民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几户村民正在打造提升民宿,村民和游客如在画中游……沈子村实现华丽嬗变,倾注了邹方强无尽的心血。 “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引领贫困村开拓致富路、共赴小康路。”沈子村地处武功山徒步黄金路线,每年有近10万游客从这里路过登山,有游客却没有留客,对村民致富增收的效果还不明显。发展旅游,村容村貌的颜值很重要,邹方强精心将旅游接待融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做好显山露水、提升品位的文章。 如何让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抱团发展、共建幸福家园?2018年,邹方强与村两委深入调研,决定建设沈子村旅游接待中心,目前,已经建成,正紧张有序地装修。 “有一天夜里,小邹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召集养殖户开座谈会,有村民说,要养牛赚钱,不让养牛,那干什么?村里干部说,不是不让养,是要管理好,不能糟蹋菜苗、树木,经过几个回合交流,分清了利弊,形成了共识,一夜之间无序放养的牛都圈起来了,遍地牛粪消失了,村民一片叫好,小邹书记真不愧为我们村里的主心骨!”沈子村党支部书记林庆华感动地说。 谈及邹方强一心为乡亲们谋福利时,林开文打开了话匣子,“邹书记的年纪比我小,虽然是干部,但他没摆一点官架子,我们平常叫他‘小邹书记’,他叫我大哥,村里哪个人家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家里遇到了难事、烦心事,他第一时间去化解,他以村为家,为村里发展而操尽了心,经常加班加点,他也上有老下有小,却难以照顾家人,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赞扬,有这样的第一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特别荣幸!” 对于乡亲们的啧啧称赞,邹方强连忙回谢,“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只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做这些不算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今后还要更加努力!” 如今的沈子村,道路畅了、景色靓了、环境美了,民心顺了,村民奔跑在小康的路上的步子更稳健了……
来源:中国江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