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踏上了教育这片热土,一干就是23年,23年的青春岁月,23年的无怨无悔,23年的执着坚守,成就了她平凡而又伟大的教书生活。她就是现任汪公潭小学数学教师王游,23年坚守在教育一线,兢兢业业的工作着,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虽没有惊世骇俗的发明创造,也没有声明远播的丰功伟绩,然而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化作点点滴滴的雨露融入了无私的爱和无穷的知识中,哺育了无数莘莘学子。
2011年秋季开学之际,王游持续高烧不退,身体疼痛难忍,腿部更是钻心的疼,但面临开学之际工作繁重,王游仍然坚守岗位,直到周六参加完培训班后,实在坚持不住,才去医院检查,不幸的是,被确诊为室上性心动速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从此药不离身,即便是这样,王游一直都挺身教育一线,一直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教师的庄重承诺。
教书能手,育人标兵
作为一名教师,王游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中专毕业的她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刻苦努力,通过自学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在教学过程中,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寻找最佳的方法。课堂上,她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驾驭自如。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善于用学生已学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注重分析答题思路,明确答题步骤,规范答题形式,以达到评讲一题、复习一片、掌握一类的目的,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带给学生知识的活力、方法的潜力。 在王游的不断学习和提升下,2017年,她荣获“书香安源,魅力课堂”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在王游的指导下,学生们都积极进取,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游指导的学生在第十八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荣获二等奖,在安源区“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安源区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潜心耕耘,硕果累累
从教以来,王游很注意构建自己最佳的知识结构,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广泛摄取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专与博的有机结合,培育了较精深、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及其规律。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时总结个人的心得体验,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学者型”教师。2003年撰写的论文“小学生英语单词记忆六法”被“中国新世纪科教理论文集”编委会评选为一等奖;2015年撰写的论文“让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张扬学生的个性”在“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现代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荣获一等奖;2017年撰写的论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思考培养的探索”荣获第十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国家级一等奖”;2019年撰写“农村小学美术环境如何出位更出众”荣获教研成果论文评比全国一等奖。
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王游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学生生病了、迟到了、家中有困难了等等,都一一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在寻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同等的立场,个性对待学生,坚持用爱心、恒心、决心信念感化他们。 在18年王游带的毕业班上,有一男孩小军(化名),二年级接班时,小军家庭作业很少按时完成,性格偏内向,牌气还很倔。后来王游才知道,小军从小没有妈妈,是奶奶带大的。于是王游积极与家长交流,在平常也都给予小军更多的关注,在王游的努力下,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但三年级时奶奶生病离世,小军又回到了原点。王游没有放弃,依旧努力中。有次他爸爸生气打得他眼晴充血,周围都肿了,小军爸在气头上,不肯带孩子上医院。放学后,王游赶紧带小军到医院去检查,幸好没有影响视力。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王游都及时关注他,给子他更多的鼓励与肯定。经过几年的相处,曾经的小倔头变成了活泼开朗、充满阳光的小小男子汉。记得六年级的研学旅行中,小军在他们这桌当桌长,帮每一位同学盛饭,每次都记得把新端上来的菜放中间,还不忘给老师舀菜,把同桌的每一位同学都照顾得很好。
23年来,为了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的发展,她用自己执着的爱、永恒的情,用她的耐心和严谨,专业和敬业的“工匠”精神,坚持在教育之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收获着。
来源:亮丽城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