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良的养蛇厂房
邱清梅报道:有一种责任叫勤劳养家,有一种志气叫自立更生,曾经家里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在自强自立的奋斗路上,与政府政策相携而行,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脱贫之路,他就是萍乡市湘东区广寒寨乡洞溪村下石屋组村民陈志良。 今年38岁的陈志良,是家姐弟5人中唯一没有进过学校大门的孩子,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让他与学校失之交臂,当姐姐们在一起引经据典、谈笑风生时,他只能巴巴的心里想着:真希望自己能看见,也能像姐姐们一样,和村里小伙伴们一起奔赴学校。直到16岁那年,手术后他才能凭一只眼睛看见东西,这也激起了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自此他开始了坚苦的自学之路。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从学拼音到查《新华字典》识字,凭着不屈不挠的韧性,陈志良完成了小学至初中的基本课程。 洞溪村下石屋组是广寒寨乡最偏远的村组之一,山大人稀,结合山里的环境特点,陈志良先后尝试养殖了鸡、鸭、山羊、牛等,多年的养殖也让家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妻子勤劳肯干,儿子成绩优异,原本幸福的一家就在憧憬着如何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时,不幸再一次降临,妻子陈冬了被查出患乳腺癌,为给妻子治病,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 2014年,在精准扶贫政策春风的吹拂下,陈志良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又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基础,村委和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动员鼓励其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养水律蛇的消息和与朋友聚餐时出现蛇制作的菜肴,让他萌生了养殖水律蛇的念头。 陈志良说:“现在广寒寨搞生态旅游,为我们百姓谋福利,考虑到养鸡、猪这些的粪便可能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我不能为了脱贫,而破坏生态。通过考察,觉得养蛇环保,而且我们这环境也适合……”决定从事养殖水律蛇的他跑书店、逛网店,买了不少关于养水律蛇的书籍,在论坛上与一些养蛇大户进行探讨,还到湖南、福建等实地学习水律蛇的养殖技术。 陈志良在厂房内照料水律蛇 “取经”回来后,他养殖水律蛇的梦想开始付诸行动,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和鼓励下,东拼西凑了启动资金近3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养殖厂房500余平方米。“借来了锅又缺米”,厂房建好了,没钱买蛇苗又成了新的问题。村两委得知情况后,迅速联系区就业局,落实了就业扶持资金15万元贴息贷款。 2017年,陈志良开始全面投入水律蛇养殖,当年养殖1000余条蛇苗,夫妻俩吃住在山里,费劲了心血和汗水,像呵护孩子一样不离不弃。由于水律蛇肉质好,营养丰富,口感细腻,500余斤水律蛇刚一投放市场,就被湖南、福建等地客户抢购一空,当年赢利4万余元。尝到甜头的夫妇两人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700余条,并优化了养殖技术,按照目前市场价110元/斤,到水律蛇成熟期,全部出售可望净挣30余万元,成为深山里名符其实的“蛇”大王。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陈志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贫困户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生动含义。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我们要不屈不挠,对于养蛇中遇到的困难,我也会一件件去克服,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的财富才是最幸福的……”。 一人富了不算富,带动大家致富才是富。下一步,他计划继续发展养蛇产业,把更多的村民吸收进来,共同把养蛇产业发展壮大,为村里更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来源:中国江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