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红色斑竹: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326|回复: 0

红色斑竹: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6-2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351.jpg
福气到家新年分割线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358.jpg
斑竹山是位于上栗县城边的一个小山头,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民想方设法往城里搬,1000多人的小村庄变成不到100人的空壳村。近两年来,上栗镇在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大干实干,昔日穷乡僻壤的斑竹山正在变成旅游胜地——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359.jpg
青山蕴藏红色基因
斑竹山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1906年底,湘赣边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萍浏醴起义,斑竹山弹子坑慧历寺便是此次起义的总机关驻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7年9月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湘鄂赣粤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湘赣边界爆发了闻名遐迩的秋收起义,并在年底爆发了较有影响力的斑竹山起义,在斑竹山成立了以凌云寺为团部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直辖第二团”,开展了打土豪劣绅和建立斑竹山革命根据地等工作,形成了萍北工农武装割据。“人马三千三,扎在斑竹山”,这个流传甚广的童谣就是当年红色革命最好的写照。近两年来,上栗镇大力挖掘斑竹山的红色文化,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03.jpg
开展了纪念斑竹山起义90周年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07.jpg
《红色斑竹》书籍公开出版发行,并建设了斑竹山纪念碑、烈士陵园和斑竹山起义陈列馆。陈列馆开馆4个月来,共接待参观人员8000余人。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10.jpg
绿水重现清丽容颜
斑竹山有一座库容265万立方米的红旗水库。1958年兴建时发动了1.1万多人,移民20多户,淹没80多处,覆盖了万石、永红、夭埠、榉溪、四海、泉塘等7个村几万人的农田灌溉,并先后在1968年、1971至1972年进行数月修缮工作。红旗水库既能蓄水排涝,又能蓄水抗旱,保证了农业的丰产丰收,是一个镌刻上时代印迹的精品工程。但是,随着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水库的作用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为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水库出租给了私人养鱼,山上也有人办了养殖场,大量鱼饲料和养殖粪污让曾经清澈的水库变得浑浊了。2017年,上栗镇党委、政府意识到生态环保问题是影响斑竹山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投资300多万元关闭了养殖场,终止了水库私人租赁协议,并在山上实施生态复绿工程500多亩,全面实施封山育林。经过大力整治后,红旗水库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恢复“岸青水绿”的面貌,重现清丽容颜。
乡村振兴释放斑竹山魅力
自2017年以来,上栗镇加快实施斑竹山乡村振兴步伐。两年多来,围绕“一院、一广场、两基地”规划要求,建设了村政学院、红旗广场,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和生态种植基地;修建完善环湖路4.2公里,打通万斑公路400米,并实行白改黑1.6公里;培育了农家乐等特色餐饮,正在规划建设民宿和打靶场等休闲、运动场所,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12.jpg
今年4月份还成功举办了上栗县青年环湖微马赛。这里的红色故事,这里的棋盘石,这里的环湖步道,这里的红色水库及美丽的生态环境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斑竹山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头变成旅游胜地,两年来共接待各地游客达5万余人,斑竹山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推动着斑竹山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16.jpg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19.jpg
来源:江西日报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01.jpg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05.jpg
微信图片_201906241154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