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大革命时期的萍乡县农民协会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549|回复: 0

大革命时期的萍乡县农民协会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6-24 14: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全国各地民众运动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并很快掀起了高潮。萍乡的民众运动同全国一样,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农民运动,在安源工人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

县农协会的筹备
  早在1925年安源“九月惨案”发生以后,被安源路矿两局开除的大批安源工人,遵照中共安源地委的指示,深入到湘赣两省的广大农村秘密地发动农民,组织农协。还有部分安源工人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为萍乡大规模地开展农民运动做好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占萍乡,全县农民运动与其它民众运动一样由秘密转为了公开。为促进萍乡民众运动的发展,配合北伐战争顺利进行,北伐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朱克靖召集国民党萍乡县党部钟邦武等有关人员开会,研究成立县总工会、县农民协会、县女子联合会等事宜。会后,钟邦武等人在萍乡县立中学十六班男生宿舍召集刘庆余、黄懋欢、肖保璜、段思召、廖志昂、陈铁铮、梁赤威等开会,研究成立有关上述组织的筹备委员会和负责人选及如何搞好宣传工作等事项。
     次年元月,为做好成立县、区、乡农民协会的组织准备,从广州农讲所学习回来的安源工人遵照中共安源地委和国民党萍乡县党部指示,在萍乡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班。地点设在萍乡城内西门文昌宫内。学习时间为一个月。为保证学员质量,农讲班招收的学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才能录取。各乡推荐来参加考试的人员约有五、六十人,结果录取的只有20多人。中共安源党组织也派出了七、八个工人到农讲班学习。
  农讲班的教材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材,包括中国农民问题、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三民主义等内容,二是由讲习班教员结合本地实际请况编写的教材。除此之外,学员还要学习开展农民运动的方式、方法(比如,如何接近农民群众,如何与他们交朋友等)、宣传、组织、调查研究等内容。根据当时学员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教员在教授中力求形式活泼,语言通俗。还常常利用布告、标语,传单、画报等进行直观讲授。同时还组织学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宣讲,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农讲班订有学习制度,一般一天学习(包括讨论)7个小时,上午3小时,下午4小时。全部学员吃、住在一起。
     农讲班教员有刘庆余、李汝浚、肖保璜、廖志昂等。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国民党安源市党部书记刘昌炎也曾到农讲班讲过课。农讲班负责人是由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的安源工人黄懋欢担任。
    由于要召开萍乡县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成立县农协会等组织,急需农运干部去发动和组织,故农讲班仅办一期就结束了。学员大部分回原地,中共安源党组织派来农讲班的工人谭茂林、陈连树、颜文斌、黎益卿、李光荣、张连树、晏方贤、张汝泉、彭炳喜、陈纪甫,也都以农运特派员名义,被分别派往城区、芦溪、大安、南坑、麻山、湘东、油塘埠、排上、赤山、宣风等处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和发动,萍乡各地的农民很快行动起来了,十七个区普遍成立了区农民协会,并选出了委员长。他们分别是:城区一区,委员长肖××,会址设南门杨子荣家;芦溪二区,委员长沈盘一,会址设万寿官;宗里三区,(委员长、会址不清),大安四区,委员长罗德全,会址设现新泉小学;五陂下五区,(委员长不清),会址设钟家祠;南坑六区,(委员长、会址不清);麻山七区,委员长邓××,会址设万寿宫;湘东八区,委员长林培干,会址设现湘东粮管所仓库,油塘埠九区,委员长肖家济,会址设万寿宫,塘下十区,(委员长,会址不清),排上十一区,(委员长,会址不清),赤山十二区,(委员长,会址不清),宣风十三区,(委员长,会址不清),上栗十四区,委员长张宝元,会址设回龙庵;桐木十五区,(委员长、会址不清),长坪十六区,委员长龙家斌、会址设李家祠;边塘十七区,委员长漆树人,会址现边塘汽车站。各区下设乡农协会,当时全县共有30多个乡农民协会,加入者达7万余人。
县农协会的成立
  1927年2月8日,萍乡召开了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到会代表400余人。其中农民代表由每区选派1—2名(各区,乡农协会委员长是当然代表,不需另行选举)。会议期间,县农民协会宣告成立。会议在城西文昌宫内召开。会场布置热烈庄重,大门口挂有萍乡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横幅标语,是用黄纸书写张贴在红布上,左右两边贴有对联,内外墙上用黄、绿,土红、桃红四种纸书写标语,其内容是:打倒土豪劣绅!庆祝萍乡县农民协会成立!实行二五减租!工农联合起来!农民团结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会议开了三天。第一天主要是听报告和大会发言,由县农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刘庆余主持。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国民党安源市党部书记长刘昌炎作报告。他首先热烈祝贺县农协会成立,然后号召农民加强团结,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土地改革,鼓励农民分田分地,废除陋规。接着县长朱孜砻讲了话,中心是要工农团结起来。从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回来的特派员谭茂林也讲了话。区、乡代表在会上发了言,表示了决心。第二天分组讨论。第三天选举县农协领导成员,通过议案。其委员选举办法采用先由大会提名,然后小组酝酿,最后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结果是:委员长刘庆余(上栗市人)、副委员长黄懋欢(湘东马迹塘人)、组织委员段思召(下埠人)、宣传委员肖保璜(赤山人)、农运委员谢邦杰(上栗市人)、财务委员颜承梁(萍乡镇人)、文书委员廖志昂(泉江人)、办事员狄人村(外地人)。县农协下设组织部、主任部、农运部、财务部等机构。会后还发表了《告全县农民书》。
县农协会主要活动
  萍乡县农民协会成立之后,积极组织和领导全县农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萍乡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其主要活动如下:
  (一)惩办土豪劣绅,镇压反革命。县农协会成立后就提出了“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的口号,并组织宣传队到各区乡进行宣传发动。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罪孽重,民愤大的土豪劣绅进行惩处。大地主叶紫屏(又名叶先钧),一贯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在乡里,叶更是横行霸道,鱼肉百姓,逢年过节强迫佃农送钱送物。县农协会根据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将叶紫屏送交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进行审判。在人民群众的愤怒声讨下,特别法庭当众宣布叶紫屏十大罪状,并辩处死刑。还有一个混进农协会的反动分子张永升,公开违反农协会的方针,大肆造谣惑众,勾结地方反动势力,企图破坏农运工作,造成极坏影响。县农协会查实后,于1927年5月将其捕交特别法庭法办。通过惩办土豪劣绅和镇压反革命,人心大快,极大地促进了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
  (二)减租减规,废除一切恶习。以往不少农民无地可种,为了生存,只得向地主租种。而地主就利用放租这一形式,残酷地剥削农民。收成后一般都是三七分成(即种田收谷10担,缴地主租谷7担,农民得3担),或四六分成(地主得6担,农民得4担),平开(地主、农民各得一半)的很少。农民如果不同意,连田都没有作。批田时,还要缴抵押金,叫“押规钱”。没有钱的农民只好受重剩盘剥,认高利贷或出息谷向地主缴纳。此外,佃农每年还要向地主缴豆子租(田埂上栽种豆子),喜事帮工(地主家婚丧喜事,要农民帮工出力),送年鸡等。这样,农民终年流血流汗的劳动成果,在缴租、缴息和应付这些名目繁多的陈规陋习后,所剩无几。不得不勒紧裤带,忍饥挨饿。若是不缴或拖欠些时日,就要受惩处,甚至吃官司坐班房。农协会成立之后,立即组织农民清丈田亩,责令地主减租退押,废除各种束缚,残酷盘剥农民的恶劣习俗。
  (三)整理农田水利。1926年以前,萍乡农村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挨近河塘筒车的田遭干旱,离水较远的田反而水份充足,水稻丰收。原因就是农村的封建世族、土豪劣绅恃强侵占水份。本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农民自然而然地订出了一些灌溉规章条例。如“轮放”(按照契所载水分照时间比例,轮流放荫);“车荫”(用手车取水,按时间计算),“吊荫”(水不能往他人田间过,只准用竹子悬渡),“香昃”(用香火比昃计时放水,到昃即停止,过昃要罚)。但地主豪绅对这些规章肆意破坏,引起农民强烈不满。县农协会成立后,即派员下乡会同乡农民协会清查田亩,兴修水坝坡塘,调整水利,做到水份平均,田间放荫,畅流无阴。避免了许多因水份问题而产生的涝旱不均,甚至引起的械斗等。
  (四)破除封建迷信,没收神祠财产。农村中的田地房产,除大部分被地主占有外,还有一部分是族姓祠会、图、甲、神社、寺庙所占有。这些财产,完全被一班土劣、流氓、寄生虫所把持。他们用所收租息办祭事、集会、蘸事(封建迷信,欺压农民之事),腐恶到了极点。农民协会一成立,首先把祠庙房屋充作办公、办学场所。随后又没收田租为教育基金。如祠会中的田租,由各族自行捐认一部分归公处理,剩余部分,准他们推出正式负责人成立“教子会”,专作补助青年子弟读书或办学之用。
  (五)砍伐田边树木,扩大耕地面积。农村各族姓房前屋后的大树,过去认为是封禁保风水的;庙边的大树,是迷信保地方的。附近田中庄稼多被树枝隐荫,树叶积窒,不能充分享受阳光雨露,影响产量,减少收成。农民协会成立后,动员树主将房前屋后大树予以剪伐,而垅中大树尽砍。这一工作经过许多斗争,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六)成立农民自卫军,攻打反动地主武装。为了抗击地主反动武装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保证“一切权利归农会”,县农民协会成立后,立即成立了萍乡县农民自卫军,武器是大刀、长矛、鸟铳等。1927年4月间,县农民自卫军与安源矿警队、安源工人纠察队,联合攻打了芦溪东阳吴建中家的反动武装(一个连)。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消灭了敌人半个连,缴获驳壳枪、马枪等四十多支,战马七匹。以后,萍乡农民自卫军还参加了斗恶霸、打土豪劣绅、维护社会治安等斗争,最后跟随毛泽东同志参加了秋收起义,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七)废除封建旧规,提倡婚姻自主。农协会成立后,号召妇女剪发放脚,取消不合理婚姻习惯,严禁买卖婚姻,禁止虐待媳妇。对土豪劣绅出门坐轿也采取必要的革命行动。
萍乡县农民协会筹备处
  正当萍乡农民运动蓬勃向前发展的大好形势下,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制造了血腥的“四·一二”惨案。紧接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6月5日,李仲任部又带兵进入萍乡,捣毁了县党部、县农协会等组织。许多共产党员、农运干部及群众遭逮捕或杀害。反动军阀的血腥屠杀,激起了萍乡民众的极大愤慨,纷纷要求重新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不久,省里派邓贞谦、肖树清、刘振钧、邓伟民等同志到萍乡做恢复萍乡农协会的工作,并在萍乡设立了一个农协筹备处,地址设在西门文昌部。由邓贞谦任总务委员,刘振钧任组织委员,邓伟民任财务委员,肖树清任宣传委员。
  农协筹备处发表了《告农友书》,并广为散发,编印了“锄头报”两期。还深入到湘东八区农协等地进行口头宣传,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
  正当农协会恢复工作顺利进展之时,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安源工人及萍乡农民自卫军等参加了这一伟大的武装斗争。起义部队后来转入湘赣边界,进入井冈山。之后,反动军阀进行疯狂反扑,在萍乡城内大肆进行搜捕,邓贞谦等同志惨遭敌人杀害,其他同志也被迫离开了萍乡城。至此,农民协会筹备处也就被迫解散。
来源:汉冶萍数字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