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历史】红色武功山——三女跳崖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151|回复: 0

【历史】红色武功山——三女跳崖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7-30 1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奉命留在湘赣边界坚持革命斗争的湘赣省委,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将省党政军机关和独立三、五团转移到赣西武功山区。撤退时,不少群众也随游击队上了山。这样,安置转移苏区干部和群众,便成为当时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微信图片_20190730101205.jpg
      刚刚结婚不久的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代部长李发姑及专做安置工作的郁怡花、刘长英担任了临时安置任务。10月底的一天,她们来到武功山深处的白竹坪村。呼呼作响的树林,高耸入云的杉树,构成了这里的独特风光。村子虽小,但已住下了不少转移来的乡亲。三位女同志村前屋后,挨家逐户慰问谈心,为群众发放安家费。一天深夜,乌云密布,阴雨沥沥。李发姑开完妇女会一出门,就听到“砰砰”几声枪响。情况危急,敌人已包围了村子。保护群众迅速转移,刻不容缓。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敌人的手电光像鬼火般地晃动着。三人凭借较为熟悉的地形,往山上冲去。他们一边跑,一边喊着,藉以吸引敌人。愚蠢的敌人听见有人叫喊,又见一路树枝摇晃沙沙作响,以为游击队的主力就在这边,于是像一群疯狗似的往山上追去,为首的还大声喊叫:“不要开枪,要抓活的!”
微信图片_20190730101212.jpg
      李发姑三姐妹一口气爬上山顶,回头一看,山下村里静无喧声,可知群众已安全转移,敌人已经全部被“调”到身旁。但望背后,低矮的小松树下是悬崖陡壁,阵阵阴凉的山风从崖下往山上袭来,凭着记忆,李发姑等人断定,这里就是有名的千丈崖。人到此时,哪容多想。她们这时只有一个信念:宁可牺牲,也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当俘虏,更不能做革命的叛徒。三人不约而同地相互拉了拉衣角,刚毅的嘴中迸出两个字“跳崖!”
微信图片_20190730101214.jpg
      三人刚到崖边,敌人已离她们只有数十米远,几十只手电光向她们射来。三位姐妹喊着“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英勇地跳下山崖。一心想抓活的敌人见此状都惊呆了。
微信图片_20190730101217.jpg
      翌日清晨,潺潺山溪首先将郁怡花从昏迷中唤醒。透过朦朦胧胧的晨光,她挣扎着浑身是伤的身体,慢慢地回想起来昨夜为掩护群众,三人从九丈多高的千丈崖上跳下来的情景。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另外两位姐妹。她忍着疼痛和饥饿,带着满身的伤痕,艰难地向前爬着。忽然她听到一阵呻吟声,原来李发姑还活着,但伤势很重。不幸的是刘长英已经牺牲。两人爬上战友刘长英烈士的遗体,拿出自己的手绢盖在她的脸上,草草地掩埋了战友。
微信图片_20190730101220.jpg
      爬出去,一定要活下去,为战友报仇。两人挣扎着,拖着带伤的身体,一直往前爬着爬着,直到爬出沟口,遇上当地上山来砍柴的李敬香老汉,两人才获救了。李敬香将她们背到山边的一座小庵里,+很快与武功山上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由游击队送住山洞里的后方医院治疗……
微信图片_20190730101222.jpg

来源:掌上武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