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后参加安源志愿者协会、江西省红十字捐友会萍乡分会、萍乡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志愿者组织,在成为志愿者的8年时间里,她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0多次,累积服务时长超过1万个小时,无偿献血达7300ml……她就是现年61岁的退休老人陈利萍。
从普通义务献血者到无偿献血志愿者
打开陈利萍的献血证,密密麻麻的献血记录显示,她至今已参与24次无偿献血。从2006年至今,她已连续12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约7300ml。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为4000毫升计算,她献的血是自己全身血液的1.8倍;如果按救助一个患者平均需要700毫升血液计算,她所献的血能救活10个患者。
“纯属是巧合,那天与儿子逛街时看见一辆献血车,就和孩子一起去试了试。”谈起首次献血的经历,陈利萍坦言:“献血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但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一献就是12年。2018年6月26日,陈利萍再一次准时来到献血屋献血,这是她第24次参与无偿献血,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献血。因为再过几天,陈利萍将年满60岁。根据《献血法》规定,60周岁以上就不能再献血。每次她去献血时,总会有身边的朋友忍不住问她:“你这样献血,难道不怕影响自身健康吗?”陈利萍不仅笑着向朋友解释自己献血时的感觉,还认真跟他们普及无偿献血的意义。在她的发动及感召下,先后有50多人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从孝顺儿媳到敬老院的贴心护理师
今年85岁的婆婆跟着陈利萍一起住了21年。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婆婆,陈利萍挤出时间参加老人护理专业培训,认真学习老年人饮食营养照料、常见疾病护理、老年人心理学护理基础、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85岁的婆婆气色红润,身体硬朗,心情舒畅,左邻右舍对她这个孝顺儿媳更是称赞不已。
而在一次参加敬老院志愿活动时,陈利萍意外地发现,自己学的这门专业还能发挥更大的用途。
那是2016年白露时节,陈利萍像往常一样,跟着志愿队伍来到市养老护理中心,为老人们清洁卫生、整理房间。突然,从103室传出一位老人恸哭的声音,她和几位志愿者赶忙进屋了解情况。“肚子涨得好疼啊,吃不下又排不出,吃了药不管用,开塞露也不管用,都一个多星期啦,实在是太难受啦!”看到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疼痛难忍,几位年轻志愿者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陈利萍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人帮她找来一次性手套,一些棉棒和一点食用油,然后把其他人都请出门外。关好门窗后,她嘱咐老人找到一个舒服的侧卧姿势,便开始用手一点一点地为老人抠出积累了几天的大便。困扰老人多日的痛苦终于解除后,老人再次流泪道:“小陈啊,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啊,谁家能摊上你这样的好儿媳妇,那得有多大的福气啊!”打那以后,每回去敬老院,陈利萍都会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更多的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从助力高考学子到服务春运献爱心
每年的高考和春运期间,都是志愿者最繁忙的时候。“请停车”“请往边上站站”“请往这边走”……这是陈利萍在现场维护秩序的声音。自加入志愿队伍以来,陈利萍已连续8年参加高考爱心助力学子公益活动,帮助过的考生不计其数。“妈,您年纪大,这么热的天,在考场外面奔来跑去的太遭罪了,您就在家好好休息,别当这个志愿者啦。”面对儿子的关爱,陈利萍只是点头笑笑,转身却又出现在考场外的“爱心服务点”,继续做着服务考生的各项工作。
寒冬里的春运献爱心活动,陈利萍也积极参与,帮老人拎行李、帮青年照看孩子、维护现场秩序、文明劝导……她忙碌的身影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一天下来,回到家的她总是草草扒几口饭,匆匆洗漱一下便倒头大睡,第二天一起床,又风风火火赶赴活动现场。
“公益不只是有钱人、有闲人才能做的,只要用心,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当志愿者也不仅仅是帮助他人,还可以帮助自己成长。”陈利萍说。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