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我正沉醉在乡村的诗意里。
这是我的故乡湘东——赣湘边界的一座小城,春暖花开时,那些盛开的油菜花、杜鹃、桃花……它们或以芳香相迎,或自顾开败,让一个工业县区变得诗意起来,吸引着无数想回归田野生活的人们。
回到故里,我感受到一种来自神性的呼唤,它宛若云雾,牵引着我小心翼翼地在这片土地上行走。
岁月无声,时光不语。那些藏匿在深处的诸如老屋、石碑、犁耙,此刻,它们以一种舒缓的方式袒露在阳光下,感受着来自大地的诗意。然而,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的,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连绵的群山,它们像一个不曾见过世面的孩童,尽管质朴、灵气,然而始终不敢抛头露面。
比如大丰村,这个深受大自然恩宠的小村庄,满山遍岭的桐花盛开,亭亭如盖,洁白如雪。这样的美景却显然并不为这里的村民所关心,他们更关心蔬菜和粮食。
这景,自然也不为外人所知晓。当然,如果发挥点诗意的想象,那么可以将之当作一幅淳朴的春耕图。一个个很精神地擎着锄头,或扛着犁耙,或挑着肥料,啪嗒啪嗒,一脚一脚踏在厚实的土地上,走向广袤田野的深处。
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一股“乡村旅游”的春风在家乡劲吹,大丰村借着这股春风办起了“桐花节”,引得众人接踵而来。村子活跃了,村民也变得精神了,甚至有村民顺势办起了农家乐,看着天天爆满的场面,脸上的笑容渐渐绽开了。
边山翡翠谷
广寒寨乡的三十六湾
像大丰村一样,东桥镇的边山、广寒寨乡的三十六湾等一些往常不被人知的山村,也开始对自家的优美景色有了更多的期盼。他们开始想办法,让自家的美景走出去,口口相传也好,新媒体宣传也罢,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希望这美景能带动自家的土鸡、绿色蔬菜也走出去。
一时之间,整个湘东都弥漫着乡村特有的芳香。也只有这个时候,那些贫困山村的村民才发觉自己日夜守护的村庄,竟然是一块富饶之地,而当时不以为然的桐花也渐渐变得美丽起来。
站在故土上,那些原以为重要的事情,已经不值一提,那些藏在记忆中某个角落的东西,却显得弥足珍贵,它们此时如含苞待放的春花,给我增添一份或惊喜或惆怅的情愫。这是与故乡对话,这是与故乡相拥。置身于这诗意中,我仿佛又找回了自己。
白竺月形湾
五峰山
君不见一群群驴友到白竺月形湾、五峰山荷树林等地徒步;
君不见一对对爱侣到双月湾湿地公园赏花、拍婚照;
君不见一拨拨亲友团到幸福村摘葡萄、草莓、火龙果……乡村,有最美的景;乡村,有最美的情。当我们重新回归乡村,它却能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那些潜藏在深处的东西,比如农耕、傩艺、皮影戏等,此时得以重现。
从此,它们被歌颂,敬仰。当我的眼光试图深入到湘东的每一个角落时,我发现了一个更美的故乡。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就像是在畅游绿色的王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草木的芳香。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越往深处走,越觉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我停下脚步,静静地沉醉在故乡的诗意里……
这诗意,来自于层林尽染的美景;这诗意,来自于精准脱贫的壮举。因为这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湘东人民开始懂得了抱团取暖,他们凝聚成一股蓬勃之力,让那原本沉寂无名的山区田园景色逐渐走向大家的视野。
跟朋友聊天才知道,原来家乡不仅有桐花节、油菜花节,近年来番薯节、龙舟文化节、桂花节、干塘节、漂流等活动也是风生水起。我想,这是好事,以前不屑一顾的,如今又慢慢地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价值。身在异乡的我,每次看到故乡热闹的景象时,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