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大道机声隆,硖石桥上战犹酣”,描述的是320国道(经开区段)提升改造二期工程的项目实施场景。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工地现场早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马达声、电钻声轰鸣,各种机械设备来往穿梭,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检查井加固、路面摊铺等作业都在如火如荼、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320国道(经开区段)提升改造二期工程是萍乡市重点建设项目,承担着国道与市政道路两项功能,虽说长度只有四公里不到,但是其施工难度真是难以想象。市政道路建设有着一个原则:先深后浅,先地下后地上,要求在施工的时候先要完成全部的地下管线新建,如排水工程、通信工程、电力工程,再施工表面的道路及附属工程。老城区的道路由于当时条件、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的局限,规划及设计都未进行长远考虑,320国道经开区段这个施工区段地下综合管线相当复杂,有电力线缆、国防光缆、各类通信线缆,南昌铁路局的铁路专线也在道路两旁架设,还有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更是道路两侧均有埋设,自来水管道要迁改,燃气管道要迁改,这都是需要专项论证、合理规划,尤其是铁路专线,其迁改及审批程序花费了11个月的时间。
为保证工期,建设方与相关管线单位频繁沟通,制定了各种保护性施工方案。由于道路两侧厂房、居民区较多,各类无法预计的埋管、施工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都是“非常不友好”,老路结构层一挖开,肉眼可辨的淤泥厚达七八米实为常见,施工难度相当大,施工进度也受到不小的影响,还需要每天保通车道繁重的交通流量。工程项目部为保证车辆通行,施工区段交通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设计,并配备了一批专职安全疏导人员,但由于总有车主逆行、加塞,导致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情况频发,从而造成交通拥堵。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项目全体建设者没有退缩,各类技术方案讨论、设计优化每天都在不断进行着…… ▲效果图
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原有综合管线现在已基本改迁到位,剩下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工程预计在10月1日前完成道路右幅萍莲高速至硖石桥段主道及辅道通车。近几个月来,施工单位日夜两班倒,碰到特殊天气影响就采取应急方案施工,以“一天一调整”的原则作出工作部署,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合理调配,“5+2”、“白+黑”施工,按质按量稳推进,全力以赴保工期,现场一派忙碌紧张的施工氛围,只为尽早向萍城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供稿/区建设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