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320国道安源段,公路两侧整齐的树木,盛开的花朵,鲜明的警示牌,洁白的标线,总有一种“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当车辆经过丰园路段时,一旁的边坡以鲜艳的人物剪影浮雕形式呈现公路建设者和机械,蓝色祥云配以宣传语,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红色”风景画,顿时生出心旷神怡之感。安源公路的“畅安舒美”,是安源公路分局推行市场化养护改革带来的喜人局面。
而这些,只是安源公路分局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果你置身于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安源公路网中,更能体味到公路文化散发的魅力,充分感受到现代交通的便捷。 经济发展,道路先行。近年来,安源公路分局根据实际,按照上级精神和部署,给公路事业画出了蓝图:以公路建养管为中心,串联沿线工业经济,服务城乡居民出行,结合沿线的自然环境条件,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
指导思想一出,安源公路人便严格按照思想精神,迅速引领各项业务工作开展:将管辖319国道打造成“红色大道”;同时以五陂生态小镇和海绵小镇建设为依托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成绿色生态示范路;将管辖320国道依托安源红色文化和近代工业文化,融入公路文化打造省级示范路;在 S533萍高段管辖的市级示范路建设基础上,结合红色十里道班建设和沿线新农村建设,打造成城市进出口样板路;积极开展“一站一品”创建工作,打造安源服务区、十里管理站、320国道新华站等多功能管理站和驿站。
公路,一头连接着经济腾飞,一头连接着民生幸福,公路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源区道路通行压力大,养护工作任务重,紧靠安源分局现有的资源已难满足养护需求,甚至已经开始阻碍全区公路事业的发展。如何增加行业科学发展优势,增强公路行业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安源公路分局开出了“去疴”的猛药良方:开展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2018年4月底,安源分局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成立日常养护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行干线公路养护分包责任制,制定三个“一边”政策,即一边改革、一边试点、一边锤炼队伍。2018年上半年,拿出319国道和436省道作为市场化改革试点路段,鼓励一线职工自行组阁承包。最后五陂公路管理站站长柳萍牵头,带领4名正式职工共同承接了G319和S436的日常养护保洁承包权。
7月如火。该局试点处五陂公路管理站的养护现场却是干劲十足。为避开高温天气,站长柳萍每天早上7点便早早带领养护人员在承包的319国道清扫路面,晚上9点仍坚守在一线。 “以前养护人员是被动干、怕加班,现在是主动干、勤干事,养护经费的投入减少了,大家的收入增加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如今的319国道,路肩边坡干净,坡面顺直,排水系统畅通,水沟整洁已实现常态化,路况水平明显提高。
初尝改革试点的喜悦,让安源分局的底气变得更足。去年下半年,分局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分局安达公路养护公司为依托,进一步延伸至外埠市场,最终有偿取得了安源区中环南路、中环西路11公里的日常养护保洁任务,年承包经费达298万元。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也为该局全面推广养护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开展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打开了安源公路养护管理新局面,那么,整治路域环境则是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担当。安源公路分局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坚持环境治理和植绿护绿相结合,通过加强路域环境整治、强化治污治超工作、优化路政执法服务、加强公路宣传等方式,路域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 近年来,在“畅安舒美”公路环境大战役中,无论是建设者还是一线养路工,安源公路分局上下齐心,克服重重困难,使公路面貌得到彻头彻尾的改变:坦荡如砥的319国道和320国道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了多层次、多色彩的公路长廊,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方便舒适,更是改变生活的有力助推;车行于436省道和533省道,整洁宽阔的路面和郁郁葱葱的行道树让人赏心悦目,实现了“畅安舒美”的化茧成蝶。安源公路将这一条条国道、省道变成优美的生态线、靓丽的风景线和服务的连心线,以责任担当的公路情怀赢得了更多群众的点赞。
◆供稿:安源公路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