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里 一排排高压线瓷瓶 在货架上整齐地排列着 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然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萧条
从停产歇业到重新运营 华美电瓷公司 在597天的时间里 通过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的 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 实现了从债务缠身 到重获新生的大转变!
萍乡中院与工商联共建 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 帮助债务缠身的企业顺利解困 的这一做法也得到了 《人民法院报》、《萍乡日报》头版 “江西执行”等媒体的报道
问题来了 Q:什么是
『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
一些市场前景较好 但因担保、资金面紧张 而暂时陷入发展困境的“问题企业” 迫切需要通过招商、融资、并购重组、 财产置换、债转股等方式解决困境
为帮助他们转型升级 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应运而生
通过法院主导 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 利用行业协会、商会推介 给进入执行程序的“问题企业” 一个解困的机会
打造一个平台 服务“问题企业”
▲2018年5月2日,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座谈会在萍乡中院召开。这次会议也标志着解困平台正式开始运行。
而后,萍乡中院联合市工商联出台了《关于建立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的实施意见》,对解困平台的启动条件、运行方式、对接机制作了配套规定。
解困一个企业 勇担社会责任
华美电瓷公司是萍乡本土的一家制作电瓷配套的民营企业,因2012年遭遇港商撤资,经营出现问题,导致公司不能如期归还银行贷款。后因债务负担日渐加重,于2018年停产。 各债权人纷纷向法院起诉,此时萍乡中院已知的其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就有15件,涉及多家法院债务共计多达3000万元,另涉及其他民间借款、税款等数百万元。 然而,华美电瓷公司的资产包括厂房、土地、机械设备总共价值约为2700万元,并且均进行了抵押。如该案法院简单处置财产,那么企业、债权人都会遭受巨大损失。 在行业协会的陪同下,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袁某某向萍乡中院和市工商联提出将华美电磁公司纳入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重点帮扶对象的申请。
萍乡中院和市工商联对此高度重视,共同商讨解困方案。 在推介会上,对华美电瓷公司拥有836万元债权的张某某了解到案件整体情况和企业发展前景后,对投资企业动了心,经多方协商,确定了以债转股、重新注资的形式来对企业进行解困。 但是,大多数债权人认为解困时间太长,希望渺茫,不理解法院的做法,华美电瓷公司的解困事宜一时陷入了僵局。
打破一次僵局 扭转多输局面
“多好的机会啊,只有这个方案才能打破现在的僵局,不能因为几个债权人不同意,就错过了最佳时机。”承办案件的王法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法官并没有放弃,他多次组织债权人会议,甚至逐个找到债权人释明利害关系。 其中,萍乡市农业银行作为拥有抵押权的最大债权人,不论公司破产还是拍卖,其债权都能优先受偿,但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市农行行长董海华多次主动来法院商谈,表明农行会本着对社会、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在债权的偿还金额、期限上尽可能作出调整,促成企业债转股,重新注资成功。这也更加坚定了法院做其他债权人思想工作的信心,经过十余轮的商谈,尽管有部分债权人仍然未达成和解,但法院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履行了告知义务,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 同时,投资方张某某全程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了解了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后续的风险,投资的信心逐渐坚定,顾虑逐渐打消。
最终,经多方努力,历时597天,该案扭转多输局面,迈步走向了互利共赢之路。
解决一道难题 牢记使命担当
“救活一个企业不仅能解决众多社会问题,还能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增强企业家的信心,改善当地营商环境,可谓一举多得,所以要发挥登蜀道的精神,再难也要迎难而上。”萍乡中院执行局局长彭林认为,这是新时代执行法官的社会责任担当。 如今,华美电瓷公司拥有52名员工,新增了一条生产线,并顺利通过国家电网验收。
▲华美电瓷公司新增的生产线投入使用
▲执行局长彭林带领法官来到华美电磁公司查看公司重新投入生产后的运营情况。
目前,被执行人企业解困平台在萍乡两级法院已全面推广运行,萍乡中院对辖区295件涉及44家企业的案件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已确定3家符合解困条件的企业,进行新一轮的解困。 此外,还通过与政府加强沟通交流,向各县区政府发函,建议对企业解困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或优惠。 下一步,萍乡中院将借好外力,与更多部门开展合作,将解困平台越做越大,拓展更多的渠道,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企业。
(来源:萍乡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