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李远实品“萍乡方言”:腊肉骨头经得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478|回复: 0

李远实品“萍乡方言”:腊肉骨头经得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20-3-2 15: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 (3).webp (6).jpg
    李远实,祖籍湖南溆浦,江西萍乡人。原江西省政协委员、萍乡市政协副主席、巡视员。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教授。著名书法家,曾多次随政府代表团赴日本、东南亚、中国香港书法展览,表演被誉为“神州双管李”。1987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双管李》专题纪录片,1989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表演“五管齐书”。悬壶之余热衷于民间传统文化,有《萍乡方言对联集》、《萍乡方言解读集》、《萍乡方言品评集》出版计一百余万字。在萍乡电视台开辟《品萍乡》专题栏目,主讲“中国传统文化与萍乡方言”33讲广获好评。
640 (3).webp (7).jpg
萍乡孔庙,是在中国已知的22座孔庙中兴建较早,也是江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孔庙。图片来源网络
640 (3).webp (8).jpg
       腊肉是指经盐腌制后,通过烘烤、烟薰或曝晒过程所形成的加工成品。
       由于防腐性强,口味佳美,所以制作腊肉之法风行全国各地。制作时间因大都选择在腊月(农历十二月)故俗称“腊肉”。
       古代所称“腊肉”,“腊”之本字,读xī西;腊月之“腊”,本字为“臘”读lā,汉字简化将二字合一,后统称为“腊肉”là ròu。
        萍乡地区制作腊肉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狩猎时代,起码有几万年了吧,薰焙腊肉应当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饮食文化。
      《论语·述而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不诲焉。
        译文:孔子说:“凡是自愿交来了十条干肉以上学费的人,我没有不收他当学生的。”
       “束脩”:束,十条;“脩”,干肉。
       由此可见,早在先秦之前,喜食干肉(腊肉)就已成为了社会时尚。
640 (3).webp (9).jpg
       萍乡地区传统制作腊肉原料,家畜以猪、牛、羊、驴、犬(包括内脏),家禽以鸡、鸭、鹅(包括内脏)鱼类以草鱼为主或山珍野味,一般采用柴火薰焙,以茶树、杂木之枯枝败叶、茶籽壳、树蔸为优,锯木屑、谷壳等次之,薰焙好的腊肉经过洗净后即可烹炒,如储存可将洗净晒干之腊肉置入油封口的荷叶坛或直接浸入油缸之中,据说保存期达一年以上,从年头可以吃到年尾。
      据营养学家研究,腊肉中含有丰富的磷、钾、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有健脾开胃,祛湿散寒等功效。
      美食家评论:腊肉味在瘦肉,香在肥肉,故瘦而不涩,味鲜多滋;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五花腊肉,瘦肥两兼,色香味全,妙不可言!
      腊肉为中华美食,烹饪专家以腊肉为主,配制的名菜多达数十种,尤其是湘菜、赣菜、川菜还专门设有腊味系列,“萍乡腊肉”被评为“十大名牌赣菜”之一,闻名海内外。
       有人认为制作失当的腊肉中含超标胆固醇,能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等病,于是只好停箸垂涎、望肉兴叹!
       其实世界上大凡美好之物,无一不是双刃剑,贵在适度,岂止腊肉?!
       制作腊肉是我们祖先重大的发明与创造,经过万千年不断实践而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餐饮文化。只要采取严格制作,科学烹调与合理饮食,面对如此美味佳肴,尽情享用何妨之有?
      旧时萍乡民间真正有余钱剩米,过年能焙上几十斤腊肉的人家应算是经济状况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相传当时萍乡乡村讨亲嫁女“查人家”其中有一项要到该家火炉房查看,查看什么呢?有句方言顺口溜:
      箱子内咯钱财问不到,
      火炉房咯腊肉铃铛掉tiāo!
      城内店铺伙计只有逢初一,十五才打牙祭,一般平民能温饱已算不错,不少边远山区乡民甚至是常年“三根番薯丝扛一粒米”,一年到头难见几回荤腥。
      农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养猪,辛辛苦苦到年终杀头猪,大部分肉是换钱供家用,自己顶多是捡几块骨头多的“部件”薰焙成腊肉,首先是为春节待客,其次才是供家人解馋,所以“腊肉骨头”是一般农户的“当家菜”。农家常用腊肉骨头与擦菜或盐菜掺和炒在一起,几天后再将骨头拣出来熬成一大锅汤,让一家老小共尝腊味。
      承上所述的社会生活背景,于是产生了本文题目“腊肉骨头经得吮”。
      按:“吮”查词典读shǔn,用口含吸。“吮”,徂兖切,上,狝韵。因“吮”与“狝”同韵,“狝”息浅切,故“吮“萍乡方言读xiǎn藓(古音)
640 (3).webp (10).jpg
品  评:
     “腊肉骨头经得吮”这句萍乡方言含义深远,我初步理解有如下三层意思:
      1、萍乡地区之腊肉是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烟薰火燎才焙制而成的。“烟薰火燎”寓意当时社会烽烟四起,动荡不安,不但时常有水旱天灾,更可恨是战乱人祸,百姓苟且偷生,那真是一个由“肉食者”主宰的不平等、不自由的黑暗世道。
       2、社会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组成,被统治者无非是“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如能安身立命相当不易,所以民间将能入行者比拟寻得了一只“饭碗”,形容是捡得了一根“腊肉骨头”,虽说发不了财,但也算是能勉强糊口度日。
       3、隐喻教育人们为了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生活现实,一定要经得住烟薰火燎的艰苦磨炼,要力争掌握好生活技能,先学会适存,再谋求发展。做人要有准则,要有信心,更要有骨气。
      “腊肉骨头经得吮”这句颇带乡土烟火气的萍乡方言,它是沧桑岁月的活化石,它留下了先人们艰苦创业的斑驳印痕,也许在期待着有一天能唤起后来者的时代记忆。
多么耐人寻味,“经得吮”的“腊肉骨头”!
来源:萍乡公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