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萍乡档案珍藏:1936年的《新青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740|回复: 0

萍乡档案珍藏:1936年的《新青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20-5-6 1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 (10).webp (12).jpg
编者按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在这个属于青年的节日里,萍乡市档案馆与大家分享一套珍藏资料:《新青年》1936年版全集,希望百年前的《新青年》杂志在今天找到它新的青年读者,也期待当今的新青年们通过泛黄的书页感知历史,与百年前先驱者们的思想产生共鸣。


640 (11).webp (2).jpg
▲萍乡市档案馆馆藏《新青年》1936年合订本全集

1936
  《 新 青 年 》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最初每期发行量仅1000本。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640 (11).webp (3).jpg

▲蔡元培与胡适的题词


1936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和上海求益书社联合推出《新青年》前七卷合订本,并且邀请蔡元培和胡适在卷首题词。其中蔡元培的题词是:“新青年杂志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现传本渐稀,得此重印本,使研讨吾国人最近思想变迁者有所依据,甚可喜也。”胡适的题词是:“《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我们当日编辑作文的一班朋友,往往也不容易收存全份,所以我们欢迎这回《新青年》的重印。”萍乡市档案馆收藏的也正是这个版本的全集。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


第一卷第一号发刊词,陈独秀所写的《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


640 (11).webp (4).jpg

▲《敬告青年》陈独秀


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640 (11).webp (5).jpg

▲《青春》李大钊


1917年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文章首先对体育的涵义作了科学的解释:“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他指出:知识和道德诚然可贵,但身体也很重要。身体犹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他强调指出,“密如牛毛”的繁重课程,对学生只能起到“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的严重危害作用。“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640 (11).webp (6).jpg

▲《体育之研究》二十八画生


《新青年》曾刊载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杂志先后发表了陈独秀的《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驳康有为共和平议》﹑《复辟与尊孔》﹐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及其他随感录﹐阐明了袁世凯﹑康有为等人鼓吹儒家孔教思想和复辟君主制度之间的联系﹐对于封建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2019年4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了六点要求:


  •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

  •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六点期望和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愿我们每一代的青年都不负时代的重托,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篇章。


来源:萍乡档案、萍乡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