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湘东一"80后"农村娃返乡创业 现代化农业种植实现致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402|回复: 0

湘东一"80后"农村娃返乡创业 现代化农业种植实现致富梦(图)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22 2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301471142_a47601cb.jpg 机械收割中

00301471196_17def6a4.jpg 高小年在工作中


  刘芳报道:1982年出生的高小年,是地地道道湘东区排上镇的农村娃,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外面世界的憧憬,2005年初,他来到了广东东莞,由于过早辍学,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在朋友的推荐下,他选择了从事养殖行业。
  在当时背景下,大规模养殖场还比较少,养殖经验、养殖技术等都是宝贵的财富。对于高小年这位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既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梦想起步的地方。由于在养殖场工作期间既能吃苦耐劳,又能虚心学习和认真钻研,他深得老板和饲料供应商的欣赏。
  通过跟供应商的接触和了解,高小年开始盘算着自己的小目标,他不想拘泥于养殖场这么一个地方,想尝试自己做销售行业并锻炼一下自己的综合能力。2005年底,他加入到了一家饲料公司从事饲料销售业务,并被公司委派到樟树任负责人。
  销售工作不光是把产品卖出去,还得做好售后工作,让所服务的客户提高满意度。由于工作勤恳,客户反馈较好,业绩突出,他在樟树一干就是6年。在樟树工作期间,2009年已到大龄结婚年龄的他,迎娶了心仪的爱人,并在当年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每当回到老家过年,感受到萍乡的种种变化,感受到亲情的强烈召唤,高小年又有了回家乡创业的冲动。2011年,亲情战胜了在外漂泊的心,他毅然放弃了高薪的工作,义无返顾回到了老家萍乡。由于回来后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为了生计,他在萍乡城区的近郊开了一家农资日杂店。
  对于那些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农村家庭,仅靠传统的农业种植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在外务工人员,高小年总在思考,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创业行动来带动乡亲们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特别是现在农村涌现了大量种养植方面的创业能手,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于是也萌生了从事农业种植业的想法。
  2014年,高小年通过实地考察,看中了湘东区排上镇官桥村的生态环境,承包了60亩水田种植水稻,开始了他有机农产品种植的创业之路。他说,要种就要种最环保、最原生态的粮食。于是,请来了农业专家为他把脉、传授种植,没想到第一年就大获丰收。为了产销一体,他同年在萍乡城内开设门店销售原生态大米,在这个销售过程中,原生态种植大米受到萍乡市民的喜爱和欢迎,产品一度供不应求,这又触发了他要做大做强农业的信心。
00301471197_1ee88bd8.jpg 农场稻田


  经朋友介绍,高小年来到广寒寨郊溪村考察地理和生态环境,当即被这里的山水所吸引。广寒寨乡最高海拔988.5米,境内以山地为主,因其气候温和多雨而湿润,土壤肥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全乡以山岭为主,境内群山环抱,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年平均气温15.6℃,山地面积广阔,地形起伏大,使得其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看到如此美的环境,高小年不假思索,当即就表示要扎根广寒寨,要把有机农业在这里发扬光大,不久就与当地的村民签订了数百亩农田20多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并创办了萍乡市湘东区一米当鲜家庭农场。经过2年的发展,现在已拓宽耕种面积达1000亩,拥有品牌2个,分别是“三十六湾”和“益米当鲜”,2017年已顺利通过拿到了有机转换证。
  借着高小年自己的话说,种植水稻在南方看上去是非常普通平常的一件事情,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屑去种田,觉着没有出路,也赚不着钱。但是在他的眼中,土地是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善待他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的挚爱,对梦想的追逐,才有今天这一片赤诚和决心。
  通过高小年和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农场三十六湾稻鸭米”在上海参展喜获金奖;“一米当鲜家庭农场”荣获湘东区创业大赛三等奖;2018年,基地被评为萍乡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及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来源:中国江西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