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工具,随着使用量的逐渐增大,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问题成为热点难点,近年来,孩子玩游戏充钱消费的消息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把家里所的存款都消费掉,家庭陷入倾家荡产的困境。萍乡网警特此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问题,提醒广大家长履行好监护监管责任,减少、杜绝该类问题的发生。
真实案例 2021年4月14日,萍乡市鸡冠山乡流源村柳女士到派出所求助,称其8岁的孙子使用其手机玩腾讯游戏充值游戏近三千元。奈何柳女士年纪较大不知如何操作才能挽回损失,十分焦急。向值班民警反映情况后,民警迅速开展调查并积极想办法挽损。 在与腾讯公司对接后,腾讯公司已受理退费程序,将15个工作日内退还2854.52元,柳女士对此表示十分感谢。事后,民警联系上该小孩的父亲,希望其能够加强对孩子玩手机特别是手机游戏方面的监管。孩子充值游戏的钱,好退吗?
孩子通过自己的手机和账号给游戏充值的情况比较好证实确实是孩子自己在玩游戏,而通过父母的手机玩游戏的情况则复杂的多,想要退回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你需要证明:1、孩子在玩游戏充钱的时候,大人不在场。2、证明充值行为,都是由孩子实施的。想要证明这两点一般比较难。 然后,能不能退回来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和充值金额的大小,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怎么追回充值的钱?
如果属于可以退的情形,想要追回充值的钱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的客服。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决的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家长可以以对方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充值游戏的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诉讼,提起诉讼的家长同时需要举证充值行为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监护人不知情。 萍乡网警提醒
家长要履行监护责任,尽量不让孩子触碰网络游戏,或者合理规划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可以在支付过程中采用指纹或面部识别等安全级别较高的验证方式,并关闭支付工具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减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学校也要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更好使用健康的网络游戏,发挥学校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趣味性活动,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世界“拽”回到现实生活中。 出现消费纠纷后,家长维权时要认真保留好证据,包括账户消费明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记录、充值时家长不在场证据、与游戏客服的聊天内容、交易记录支付凭证等重要信息,发生消费纠纷时用以维权。
来源 |萍乡网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