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永忠、石雪春
戴维阳自担任安源区青山镇青山村“第一书记”以来,把青山村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与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和村“两委”团结一致,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扶贫工作,敢担当,肯吃苦,攻坚克难,采用“三招”工作法,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从精心到精准
今年新识别的贫困户漆书战一家情况非常特殊,一家三口,他本人患肺癌晚期,经医院手术治疗后癌细胞仍然扩散,靠妻子从事环卫工作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屋漏偏逢连夜雨,其女儿为萍乡中学高二学生,去年经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戴维阳经过认真调查,将其列为今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为其女联系医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学校等单位部门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
戴维阳工作认真,办事细心。到村后对村内村民的基本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对49户贫困户,做到心里有底数、斗里有日记、桌上有台账、电脑中有数据。今年7月,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原则,他将两户反映集中的贫困户列为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正式纳入贫困户。截至2018年9月,全村贫困人口新增8人,减少19人,做到动态管理,精准识别。
要扶贫先扶志
现年38岁的彭学群身体瘦小,右手残废,丈夫体弱多病右眼失明,大儿子外出打工只能维持个人的基本生活,小儿子才4岁,全家基本生活仅靠自家一个破旧小店的微薄收入。戴维阳一边为这家人鼓劲打气,树立生活信心;一边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帮扶,把她的小店改造成了安源区第一家贫困户“爱心劳模超市”。“现在店里月收入抵得上以前3个月的收入,每天守着明亮宽敞的小超市,感觉生活很幸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彭学群如是说。
查看贫困户的材料和扶贫信息,走访贫困户嘘寒问暖,这是戴维阳的工作常态。他将贫困户一户一户筛查分析,挖掘他们的潜能,找他们谈心,听取他们的诉求和打算,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启迪他们“人穷志不穷”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10多户贫困户通过他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将补血变造血
贫困户朱春香,2016年开始在自家二楼养肉鸽,因资金问题一直是小规模养殖。2018年,戴维阳帮她策划筹措,并联系银行免息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养殖面积达200平方米,肉鸽存栏数1000多羽,年销售总额达到20多万元,年纯收入近10万元。
全村共有39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在银行成功申请了小额贷款计71万元,在戴维阳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在外就业47人,在村公益性岗位14人。多方筹资49万元,建成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预计贫困户年均可增收1200元。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让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入股分红,变“补血”为“造血”。
来源:萍乡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