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芦溪——少年雷锋肖玉玲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832|回复: 0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芦溪——少年雷锋肖玉玲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4-26 13: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雷锋
640 (9).webp (18).jpg
640 (9).webp (19).jpg
640 (9).webp (20).jpg
640 (9).webp (21).jpg 640 (9).webp (22).jpg

肖玉玲,女,中共党员,1995年3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现就职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她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0年度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全国十佳自强女孩”“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西五四青年奖章”“江西道德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

为挽救别人失去右腿,直面痛苦从不言悔
01
中学时代
640 (9).webp (23).jpg

2010年3月14日午后,新学期伊始,14岁的肖玉玲和同学相约到镇上去买文具,走到村口时,一辆大货车为了避让对面一辆疾驶的小汽车,猛然向她们冲了过去,紧急刹车声,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尖锐噪音瞬间充斥肖玉玲的世界,十四岁的女孩,在生死一瞬间,用尽全身力气,将同学推上路边一户人家的台阶。而自己却来不及躲闪,被满载10吨货物的大货车撞倒在地,车轮从她稚嫩的腿上重重碾过……

同学得救了,而她却因伤势严重,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失血性休克,双腿多处粉碎性骨折,膝关节下运动感觉消失、右腿动脉挫伤并栓塞,神经及肌肉组织严重挫伤。经过8个多小时的抢救才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住院的三个月里,她先后接受了五次手术,其中两次截肢手术,感受自己的肢体被生生剥离,不得不面临失去右腿的残酷事实,与肉体钻心的疼痛相比,说服内心接受残缺的自己更让她难熬。而当父亲小心翼翼地问起她是否后悔时,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后悔!我的一条腿,换别人一条命!”。肖玉玲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媒体相继报道,在爱心人士的支持和鼓励下,她装上假肢重新站了起来。从救人到被援助,这场爱的传递变成她宝贵的财富,助人为乐的信仰深植心中。

成立志愿服务队与工作室,聚小成大为爱续航
02
步入大学
640 (9).webp (24).jpg
640 (9).webp (25).jpg

2014年7月,肖玉玲高中毕业,进入了江西师范大学就读。“大学期间,我想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组织或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我能有今天,也是因为得到了无数人的帮助。”一到大学,她就加入了南昌市微爱公益发展中心,开始走上志愿服务的道路,每到周末就和微爱的志愿者们一起到社区,为空巢老人讲授“电脑小课堂”,让儿女长期不在身边的老人们通过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的操作,可以和儿女通话、视频。老人记性差,教一遍两遍不会用,这周会用了,隔几天不用又忘了。肖玉玲琢磨了几个晚上,用手绘步骤图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讲完操作步骤后,再给每位老人发一份操作步骤图。在回访时,听见老人说“会啦会啦,非常感谢!”肖玉玲说,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志愿服务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2015年,肖玉玲在一次广播中听见一个名叫“许萍”的阿姨寻求帮助。许萍因患严重的类风湿,导致行动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丈夫早逝,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大学毕业工作后,无法照顾她的衣食起居,而她每周都需要去医院复查和拿药,以前一直是一位志愿者小伙子经常去帮助她,那名志愿者毕业以后,就没办法继续了。听到这里,肖玉玲坐不住了,身为一名残疾人,她更能感同身受许萍的困难。肖玉玲立即联系了几个志愿者赶往许萍家,从此以后,每周二下午,他们风雨无阻的前往许萍家陪她去医院复查拿药。

“如果我们毕业了许萍阿姨怎么办?”在照顾许萍一段时间之后,肖玉玲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爱不能中断,在跟其他志愿者商量后,她决定在学校成立一个特殊的志愿者服务队。在得到微爱的负责人邹志的支持后,肖玉玲发起了倡议,很快就招募到一群青年志愿者。2015年11月,肖玉玲在江西师范大学建立了南昌市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肖玉玲服务队。为了打造好这支队伍,肖玉玲把她的奖学金都拿出来做了团队活动经费,她不顾自己腿脚不便,经常忍受着假肢磨破皮的疼痛,事事亲力亲为,尽全力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2017年3月雷锋月,肖玉玲在大学期间三年坚持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正式成立了肖玉玲志愿工作室。志愿者们每个周末定期为特殊学校送去温暖,带动特教学校学生接触更多美好的事情,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自肖玉玲志愿服务队和肖玉玲志愿工作室成立以来,报名志愿者达600余人,服务时长约2800小时时长。

创办自强之星基地,倾心公益逐梦奋进
03
参加工作后
640 (9).webp (26).jpg
640 (9).webp (27).jpg
640 (9).webp (28).jpg
640 (9).webp (29).jpg
640 (9).webp (30).jpg

2018年,23岁的肖玉玲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萍乡这片养育她的热土,并在芦溪中学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决心在这个给予她爱的城市续写自己的爱心。她加入了阳光志愿者协会,并被协会推选为执行会长。多年来,肖玉玲克服身体的不适,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1.8万小时。在工作之余,她带领协会和救援队1500志愿者服务近100万小时,直接参与帮助贫困学生和走失人员近800人。

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一直是个社会关注的难点,为此,她和协会理事会筹划开展“向阳助学计划”,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助学帮扶,建立精准的帮扶档案,再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们寻找一对一的帮扶对象。物质上的帮扶解决了,协会还筹办了暑期“阳光公益”夏令营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活动以“感恩、团结、友爱、互助”为主题,通过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向阳助学计划”和“阳光公益”夏令营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帮助贫困学子260余人。

在每个节假日与阳光志愿者一起的定期走访中,肖玉玲萌生了一个想法,定期走访到小孩子家,路途遥远,每次去也只能是一个小时左右交流,是否可以采取措施让这些小朋友集中到一个地方,学习生活都可以得到帮扶的到呢?为更好落实帮扶效果,引导帮扶的贫困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经多方考证和商议,决定筹建“玉玲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基地”。经过一个月的详细调研选址和对接,初定肖玉玲母校---宣风镇中学内的一栋闲置的两层房子作为基地。地址选好了,接下来就是筹备资和运行管理。面对资金压力,肖玉玲立即召集协会管理层开会并由协会后勤、财务、团委、帮扶队及各位副会长组建成立“基地筹备小组”,正式进入基地筹备工作。肖玉玲积极与新加坡爱心企业惟尼思旅拍集团联系参与捐赠、江西健航实业公司捐资改造基地。从改造施工基础到现场调整,从基地布局到装修,肖玉玲亲力亲为,每隔两三天就到现场,与施工人员解决现场问题,一边对接帮扶对象,确定到基地学习和生活的人员,一边继续对接相关爱心企业倡议共同参与基地公益助学。7月中旬,新加坡惟尼思集团突然传来消息,因经济下滑,部分企业放弃了对基地近13万元设备款的捐赠。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没有让她玲退缩,她千方百计寻求各方支持。经过紧张的施工、布置,8月26日,基地正式迎来了来自芦溪各乡镇的12名特困学生入住基地,此时的肖玉玲已经累得趴下,因为长期戴假肢行动,截肢部位神病纤维瘤压迫引起经常性疼痛,但肖玉玲直到孩子们顺利开学才到医院检查,将压迫神经的纤维瘤进行手术切割,住院期间还一直念叨着基地的情况,经常叫协会的其他负责人帮她到宣风去看看,告诉她那里的情况,她怕小孩子不习惯!

2018年9月1日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公益助学基地“玉玲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基地可容纳32名特困学生,基地为孩子们提供吃、住、学习辅导,由两名专职老师管理辅导孩子们。在每个周末,肖玉玲坚持带领阳光志愿者前往自强基地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让基地孩子有个愉快且充实的周末。

爱心奉献不会停止,志愿服务一路前行!作为一名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肖玉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出者爱返、福返者福来”的真正涵义,面对基地孩子们,肖玉玲说:“我将竭尽全力守护你们,这是我对公益的决心与坚持!”她正用自己青春的热血追逐属于自己的那片梦想。

来源:今日芦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