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花萍: 坚守制鞋生产线 折射劳动光芒
一双双普通的鞋面,就是她每天劳动的成果。王花萍,上栗县东源乡竺塘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为制鞋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在最平凡的制鞋面岗位上干了12年,她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扎根生产一线,以平凡的劳动,折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记者走进贯胜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时,王花萍正埋头工作,给鞋面刷上胶水,粘连起来,这看起来颇为简单的一道工序,为了做得又快又好,王花萍付出了许多努力。 ▲没有手套的保护,手就容易粘到胶水,起皮开裂,但工作起来的王花萍顾不上这些,她希望交到自己手里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能做得尽善尽美。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花萍: 本来可以戴着手套做的,但是鞋子上面粘了胶,摘掉手套做起来更方便。 2007年,王花萍进入江西贯胜鞋业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一线操作工人,从一个务农的农民到工厂务工,很多东西都不懂,要把岗位工作做好,王花萍靠的是踏实勤奋,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花萍: 虽然工序简单一点,但我还是会去探索,尽量提高工作速度和效率,比如说我们裁鞋面,起收针的时候,我的手尽量不去动转动的轮盘。 制鞋面是流水线团体作业模式,更需要工作效率和团队精神。公司生产的是出口滑雪靴,质量要求严格,操作难度大,做一个完整的鞋面,要完成近百道工序。
王花萍所在的班组仅有6位工人,每人要完成十几道工序,订单量大时,大家都忙不过来,而王花萍却总是会尽快完成自己的工序作业,然后帮助同事完成瓶颈工序作业,让团体能够准时完成公司的计划产能。
王花萍的同事 李逵: 我刚进厂的时候,全部都是她在教我,而且她也是个热心人,比如说我们请假的时候,工序做不来,她都会主动帮忙做。 制鞋企业以计件方式计算员工收入,复杂的工序影响计资,有些同事不愿做,影响团队效率,遇到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的工序,王花萍往往是带头先做,做顺了再交给同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花萍: 从那么一个小小的部件,组合一整只鞋子流出去,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把勤奋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在普通的劳动岗位上,王花萍坚守了十几年,从她手上车的鞋面共计已达4万多双。兢兢业业地工作、尽心尽力地付出,是她对劳动精神的诠释,这也让她收获了荣誉,今年,王花萍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花萍: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要过上小康生活,只有靠自己勤奋的双手,今后,我要更加踏实地工作,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这里是萍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