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客户端萍乡讯 (周双萍) 浅黄色的消防帽,深蓝色的防火服,重达几公斤的防火鞋,手握水枪……在萍乡湘东区抢险救灾的现场、扑灭山火的山上,时时能见到他们流动的不知疲倦的身影。他们的穿着看上去和真正的消防队员并无二致,但实际上他们是一群没有编制,没有工资的义务消防队员,来自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木马村志愿义务消防队,在当地有着“乡村119”的美称。
▲扑灭山火 日前,在木马村农村治理综合体指挥中心,记者见到了这支“传说”中的队伍。据介绍,队员都是木马村的村民,有做小买卖的,有种田的,也有各个行当里的能工巧匠,平时各有各的圈子,不必每天来队里报到,但队里定的“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晚上4个人留守”的制度却是铁打不动的“规矩”,而且只要一有“火情”和“敌情”通报,不论早晚,至少会有10多个人准时、快捷地汇合在一起,全副武装奔赴目的地…… 组建义务消防队 说起成立志愿义务消防队的初衷,以前的村委会主任,现在的村支书兼消防队队长李勇打开了话匣子。
▲日常训练 37岁的李勇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志愿消防队的创始人。2014年,热心肠的他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想为新农村建设出点力尽点意。慢慢地,他发现村里有好几家陶瓷企业,因为要使用燃气烧制各种陶瓷产品,四周都布有燃气管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官兵“远水救近火”可能会耽误最佳扑救时机;其次木马村靠近湘东区工业园,园区的许多企业都存有柴油等易燃易爆品,火灾隐患比较大;加上村里山火比较多,村民常因为山火遭受损失。这样一分析,他觉得如果在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上成立一支义务消防队,更能“对症下药”。 李勇的想法得到了志愿服务队里几个当过兵的队员的赞同。2016年11月26日,拥有36名队员的木马村义务消防队正式成立。 水火无情,防火灭火可不是说着玩的,是件性命倏关的大事,没有专业技能,临阵磨枪肯定行不通。李勇带着队员们主动找到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要求进行体验学习,请消防官兵传授消防安全技能。
▲消防演习 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当然全力支持他们,不但经常义务传授专业知识,还捐赠了一批消防战斗服、头盔等消防器材装备。渐渐地,消防摩托车、机动泵、洒水车 等专业消防设备也配备起来了,他们不定期开展演习和学习,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带上“家伙”出征。 征战火海无畏无惧 对第一次出征的情景,李勇记忆犹新。 2017年2月15日下午3时许,发生了一场山火,距离火场最近的是国威陶瓷厂煤气发生炉,旁边还有一个玻璃厂,厂里也有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爆炸,整个厂区及周边几公里将被夷为平地。”湘东消防大队大队长刘海华这样描述当时山火的危险性。 “当时我们对周边水源情况不熟悉,水源不足,也没办法用水灭,而山火火势也很凶猛,我们只有用皮拖把打火,足足打了一个多小时没停歇,最后所有队员都累趴了,每个人都变成了大灰猴,身上布满了黑乎乎的灰烬。”
▲扑灭山火 2017年2月19日,井塘村小组一村民中午做饭时,家里的液化气罐突然泄漏起火。李勇带领队员到场后,迅速疏散村民,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没多久也到场,迅速扑灭了火灾。“当时那个煤气罐都烧得通红了,确实很吓人,可我们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只想赶紧将村民安全疏散,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就知足了。”回忆起当时的一幕,李勇现在还有些后怕。 2017年大年三十这天,因为好多人上山扫墓,发生了四次火灾。义务消防队员们几乎是马不停蹄地从这个火场奔到另一个火场,一直忙到万家灯火,家家都开始吃团圆饭时才收工。 从那时起,李勇和他的队员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消防队不光要灭火,更要在平时注重防火宣传,将防火知识灌注于每个村民的脑海。清明节期间,他们加强了防火巡查和宣传,设卡禁止带火种进山,结果,清明节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山火。
▲消防安全宣教 两年多来,义务消防队共扑灭了50多场大大小小的火灾,为本村及周边村庄、企业挽回了不少损失,成为他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警民携手迎战火魔 湘东消防大队大队长刘海华对这支农民志愿义务消防队评价甚高:“一开始我对他们能不能长期坚持下来还半信半疑,但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感觉他们的确具备了初级火灾抢救和抢修、疏散的能力,拥有半专业化水平,成为区消防大队一支后备补充力量,为消防大队减轻了不少压力。” 2018年7月23日,湘东区萍乡钢铁厂脱硫塔发生火灾。接到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度命令后,萍乡湘东消防大队立即调集出动4辆消防车、18名指战员赶赴火灾现场,大队长刘海华同时立即调度木马村义务消防队、环卫洒水车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只见着火厂房上空黑烟滚滚、火焰翻腾。原来着火的是一台正在拆除的废弃脱硫塔,其主要材质为树脂及玻璃纤维。为防止脱硫塔内塔因温度过高造成倒塌,消防队员在脱硫塔一侧设置一水枪阵地压制火势,在另一侧出一支水枪对罐体进行冷却。
▲灭火现场 木马村的环卫洒水车负责对主战车供水,义务消防队员们则拿着水枪喷射防止火势蔓延。炎炎烈日下,正规军和“杂牌军”携手合作100分钟左右,终于成功控制火情,及时解除了火灾威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7年8月15日,木马村对村级公路升级改造。一名挖掘机司机因对现场情况不熟悉,不慎将埋在地下的一条天然气管道挖破,导致大量气体快速外泄。 还没等湘东消防大队赶到现场,木马义务消防队已经对现场及周边的群众进行疏散和现场警戒,并利用机动泵出水枪对泄漏点进行稀释,使现场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等湘东消防大队到场后,通过可燃气体检测仪对现场的情况作进一步勘察,重新确定警戒范围,同时全面接管现场,尽最大限度降低可燃气体浓度,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经过天然气公司抢险队的紧张抢险,一场抢险事故最终完美收官。 “他们虽不是正规军,但发挥的作用并不亚于正规军,带动了周围村庄对防火工作的高度重视。”刘海华十分肯定这支队伍产生的巨大推动效用。
▲探讨交流 江西省消防总队防火部的一位副部长说,木马村志愿义务消防队是我见过的江西省乡村消防队里最好的一支队伍,打通了农村消防最后一公里。 成为弘扬正能量的风向标 现在的下埠镇,大部分村庄都组建了一支义务消防队,“扛起锄头是农民,拿起水枪是消防员,保家护企业”成为人们的共识。木马村志愿义务消防队不但在本村,而且在周边村庄都赫赫有名,不光抢险救灾、扑灭山火,维护治安、巡逻都有份,成为弘扬正能量的风向标,不少小伙子都以能成为消防队一员而为荣。
▲守护平安 志愿义务消防队常务副队长李德友的侄子李猛在部队当兵5年。去年1月回乡休探亲假时,受叔叔和消防队员们的感染,除了走亲访友,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队里,组织大家练习擒拿格斗、队形、军姿、军容,将自己在部队学到的倾囊传授。他说,感觉村里有支这样的队伍挺自豪的,让他有重新回到部队的感觉。不管他以后在哪里工作,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队里的活动。这不,去年9月,从部队退伍的李猛刚一回到村里,就自愿申请加入了消防队。
▲体能训练 来源:江西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