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正在九龙社区服务窗口工作的小李,发现社区门口,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兜兜转转走了好些个来回,他一脸的茫然,嘴里在还不停的絮叨。感觉情形不太对,细心的小李赶忙迎上去询问:“大爷,您这是上哪去?家住哪里啊?”但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回答含含糊糊,始终无法说出有效信息。
★社区书记询问老人相关信息 ★护送老人回家 为安抚大爷的情绪,小李把大爷搀扶到社区办公室。社区书记和主任一边询问来往的群众是否有人认识老大爷,一边赶紧和社区片警联系。最终,在片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了解到老人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老人姓许,今年85岁,是萍乡市第四人民医院退休职工。看着许大爷急着回家神情,片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便扶着他坐上警车,将老人家平安护送到家。
温馨提醒:一般情况下,容易走失的老人多是因年纪大、记性不好,忘记了回家的路。还有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等疾病独自出门,或是换了陌生环境,辨不清方向而走失。一些和子女分开单独住的老人,甚至走失后好几天,子女才知道。 家属要防止老人走失,除了多关心老人生活,还要借鉴一些预防方法,以便在最短时间内使走失的老人得到救助。
01 多留线索和标识
家人给老人配置手机后,应在手机上贴一个求助信息的贴纸,并在通讯录里存上家人的联系电话。可以给老人制作一些防走失的身份卡片、胸牌、胸卡、提示牌等,写上老人的住址、亲属联系电话以及主要病症处理方法等,平时给老人戴在脖子上或是胸前,一旦走丢,遇上好心人就能帮忙联系家人了。如果怕老人弄丢胸牌,还可以把家人的联系方式绣在衣服上,或是用染料写在衣服上。 02 强化老人的记忆 平时要强化老人的记忆,经常教老人记住家人的电话或工作单位,或教老人记住户籍所在地的具体地址以及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如大商场、市场、学校、公园或小区名称等。 03 佩戴防走失定位设备
可以给老人佩戴防走失定位设备。佩戴黄手环一方面可提供求助标识,同时手环会向家人发送老人的位置坐标信息。 04 多多关心老人生活
子女平时应该和老人多保持联系,及时关心老人的情况。要掌握老人的去向,并多给老人拍一些近期的生活照。 05 一旦走失立即报警 当发现老人走失后第一时间报警,求助警察发布协查通知。家人不要惊慌,采取排除法来理清思路。回想最后看到老人的位置,找到最后看见老人的人,找出走失的时间和位置。组织尽量多的人手,在老人最后走失的地点分为四个不同的方向,逆向推理,顺藤摸瓜去找。
供稿:九龙社区(李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