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首页
正能量
资讯
民生
楼市
装修
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
论坛
›
城事社区
›
本地旅游
›
昭萍记忆丨宝积寺的今世前生
返回列表
查看:
4503
|
回复:
0
昭萍记忆丨宝积寺的今世前生
[复制链接]
小七爱旅游
小七爱旅游
当前离线
积分
1515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5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5 积分
积分
1515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7-12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本网将陆续向您介绍包涵萍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乡土人情、民俗非遗、传统美食等。一处风景、一份美食、一种习俗、一首民谣、一件物品、一个地标…都汇集成“乡情”二字。欢迎国内外的萍乡人投稿,用你的笔书写昭萍美好的记忆!
在萍乡市南门高地,始建于唐南周广顺(公元九五一?九五三年年)年间,至今历时一千余年宝积寺。
1990年重新开放宝积寺,并于1993年5月动工,对原建筑物全部拆除重建,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为重建的宝积寺题写了寺名。大雄宝殿1995年竣工,占地面积为556平方米,高22米,宽26米,进深(长)21米,先后还建筑了天王殿、客堂、东西配殿及寮房等。赵朴初亲自为之撰写了对联:妙嵌"宝积"、"怀善",字迹流畅,浑厚苍劲。
该寺建筑风格取明清时代宫殿仿古模式。两层飞檐翘角;殿顶虬龙盘旋,欲腾还待;橘黄琉璃瓦明光烘约;褐红色墙体恢弘凝重。
宝积寺最先是由本邑李氏施地所建。至宋元符三年(公元一一○○年),拓为十方丛林。始大兴。民国年间,寺内有殿堂楼阁、寮房亭榭等建筑三十八座,占地一万余平方米。内有历代高僧大德、儒雅骚客的题词、匾额、文赋、植树等,尤以宋黄庭坚所书《宝积寺记》和亲植罗汉松最负盛名;有"水不盈尺,暑月清凉"之神异观世音像,只惜现已失传。由于该寺地处浏阳、醴陵、莲花、安抚、安仁、宜春等县之枢纽,长期为海内外僧俗朝礼杨岐禅宗祖庭挂锡之地。
宝积寺最先是由本邑李氏施地所建。至宋元符三年(公元一一○○年),拓为十方丛林。始大兴。民国年间,寺内有殿堂楼阁、寮房亭榭等建筑三十八座,占地一万余平方米。
内有历代高僧大德、儒雅骚客的题词、匾额、文赋、植树等,尤以宋黄庭坚所书《宝积寺记》和亲植罗汉松最负盛名;有"水不盈尺,暑月清凉"之神异观世音像,只惜现已失传。由于该寺地处浏阳、醴陵、莲花、安抚、安仁、宜春等县之枢纽
大雄宝殿1995年竣工,占地面积556平方米,宽26米,深21米,先后还建筑了天王殿、伽蓝殿、客堂、东西配殿及寮房等。整个宝积寺皖面积约七各平方米。如今的宝积寺巍峨庄严,布局严整,错落有致,殿堂、寮房英姿高耸,气魄雄伟。
据《昭萍县志》记载,宝积寺名源于显德年间(954年),或云后周广顺年间县人李氏建。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改名宝积寺。宋文学家黄庭坚曾于崇宁二年(1103)撰并书《宝积禅寺记》,又题过"德味厨"、"入还堂"二匾额,还手植罗汉松于寺院,元毁。明洪武年间,建僧会司。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僧九雪募修。前有关帝殿,邑人李固山建,旁有观音泉,深不盈尺,暑月清冷,已竭。又有禁钟楼,即濂溪书院旧址,亦毁。光绪年间,众僧复兴法门丛林,僧肇堂改建山门。从清末至 民国,方丈体云大师,住持寺内30余年,每隔3-5年设坛授戒一次。曾先后偕邑僧众整修殿宇,建藏经阁,创建普通塔院,登遐亭等。民国年间县僧会司、佛教会、居士林都设寺内。
寺院自50年代便无僧人居住,留下的几栋殿堂寮舍已成危房。1990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开放宝积寺,并由南岳山请来怀善法师任住持。自此,在政府及四方信众的大力支持下,宝积寺日趋兴旺,并于1993年5月动工,对原建筑全部拆除重建。
宝积寺现占地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建筑物采用明清模式,为钢筋混凝土、砖石、砖木结构、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宝积寺院建筑群采用明清建筑样式,为钢筋混凝土、砖石、砖木黄瓦,金碧辉煌寺院烟火缭绕,肃穆幽深。宝殿内红柱亭亭玉立,金顶屋檐一派鼎新,各种精美图案和彩绘声绘色相映生辉。从2018年起至今(2019年7月)仍在重新装修缮中。
来源:昭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