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醒来第一时间就找手机,满心惦记着学习强国,因为麻醉影响,当时做错了一道题,还懊悔了好久!”52岁的北桥村民李友国的妻子姚姐嗔笑着说道。刚经历了肾脏切除术的李友国,正在休养恢复期,每天坚持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积分一点也没落下,挑战答题能达70余题,是“学习强国”平台城郊组织当之无愧的“学霸”。 李友国正在看“学习强国”
身份转变,变身家庭“勤务员”李友国“退休”前是原村建筑公司管理人员、助理工程师,年轻时做过建筑小工、做过修理、干过装修、车间技术人员、干过销售,也干过施工设计,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家经营的红红火火,随着年纪渐长,便从叱咤职场的硬汉子“退休”变身成为家庭“勤务员”。
李友国正在家中做饭
别看李友国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照样把家务活干得“风生水起”,屋里屋外收拾的井井有条,照顾好了家里的每一个人。妻子姚运萍是北桥村副主任,工作繁忙,有一次父亲身体不适,姚运萍却抽不出空照料,一切都落到了李友国身上。李友国有时候也打趣姚运萍:“你心里没有家,没有丈夫儿子,没有父亲,只有共产党”。虽然嘴上这么说,却用行动支持妻子,把所有的家务和照料病人的工作都揽下来,把岳父当做亲生父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直到岳父身体康复,正因为有李友国的支持和付出,姚运萍才能全身心的投身到村中工作。夫妻俩感情和睦,出入成双,是大家羡慕的模范夫妻。夫妻俩孝顺长辈,夫唱妇随,他们的儿子在这样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品行端正、懂事上进,是市医院的一名出色的医生。李友国正在钓鱼李友国夫妻合影
爱管“闲事”,好事做了“一箩筐”李友国是北桥村出了名的“爱管闲事”:谁家孩子丢了,他给抱起来送回家;80岁的老人冬天摔倒在泥水坑,不怕“被讹”,上前扶起来;拾荒老人的车辆倾倒,不顾脏臭帮忙把废品捡拾起来;60岁大妈的自行车坏了,推回家中找工具修理好;在市医院抓住比自己还高的偷车贼扭送派出所;修桥补路盖下水道盖板;清理建筑残渣,方便行人出行不崴脚......只要李友国遇上了,这些“闲事”就非管不可。
今年妇女节,送妻子去参加活动时,李友国在活动现场捡到了五百余元现金,现场苦寻失主未果,李友国只好上交至村部,一个星期过去仍然无人认领,李友国便来到派出所报案,由于民警找不到失主,钱又辗转回到了李友国手上。李友国左思右想便听从村委会建议,将钱捐出去:用捡到的钱加上自己垫的一部分钱购置了十余箱牛奶,送到城郊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
还有一次,李友国捡到一个装有证件、银行卡、2000元现金和6000元购物卡等贵重物品的钱包,他四处打听寻找失主,不料失主不是本村人,李友国花费了好大功夫终于找到失主,失主多次要重金酬谢,李友国都谢绝了。夫妻俩经常一起出门散步,有一天傍晚,李友国看到路边有一辆车车窗没关,座位上放着许多贵重物品,联系不上车主,夫妻二人便在车边,等候车主两个多小时,邻居们都非常赞赏他这种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李友国爱好钓鱼,每次钓完鱼都会带走周围的垃圾,长此以往也带动了身边的人跟他一样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并且十几年如一日的清洗家门口滨河东路码头的泥垢和青苔,清理周边杂草,修剪竹枝,为附近的老人出行提供了便利。李友国总是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帮助他人,愉悦自己。李友国清理河岸阶梯 李友国冲洗河岸阶梯 修剪河岸边的竹枝
感恩、豁达,一辈子心怀善意温暖他人李友国自幼父亲早逝,从十三岁起就一个人自力更生“讨生活”,不肯接受政府救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哪怕在得知患了肾癌,需要手术摘除肾脏,夫妻俩也没有告知任何人;有民工撞坏李友国的汽车,他反而扶起别人,询问有没有受伤,转头自己花钱去把车漆补上;朋友圈看到有需要捐款的陌生人,他都会尽力而为的奉献出自己的点滴爱心,总是说:能帮一点是一点,我自己节省一点就行了……
在李友国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很多苦难,让他面对逆境也能豁达乐观,受到过许多帮助,得到了很多温暖,让他以心换心,更愿意以爱回馈社会,即便面对病痛他也总是笑口常开,安慰家人。当别人提起他做过的好事,他都是笑着摆摆手说:“没什么,都是小事!我成长在学雷锋的时代,我明白每个人都会有困难,能帮就帮,帮助了别人,我自己也会收获快乐!”话语朴实,却透露着真情。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而李友国却常怀善意之心,坚持做了一辈子好事。
李友国和北桥村干部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李友国淌水给岳父送饭
来源:亮丽城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