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圆 “作为妻子,理应支持丈夫的工作,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作为军嫂,坚守才是最诚挚的诺言。”结婚15年来,江海燕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履行当初许下的诺言,始终用她的执着和爱心全心全力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并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2011年,江海燕放弃原本高薪的工作随军来到湘东区。“当时在家乡,我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总经理的位置,管理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月薪上万。”江海燕告诉记者,她为了支持丈夫,毅然决然地辞职随军。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她努力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的困难,在湘东区民政局担任办事员。“那会我一个月只有1050元工资。”江海燕回忆道,“当时许多人来咨询办事都是讲萍乡话,逼得我硬是在半年内学会了听懂萍乡话。在陌生的环境下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只能加班努力学习完成好工作任务。”江海燕的勤奋努力获得了认可。2013年,她被任命为湘东区民政局优抚股股长,在这个岗位上,她坚持为退役和现役人员维护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国家政策。 初到萍乡时,丈夫忙于军队事务,经常驻外训练,一去就是大半年。江海燕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得照顾好大女儿。“当初怀女儿的时候,所有的孕期检查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分娩后孩子他爸才知道这个消息。”江海燕说,“他外出的时候很难联系上,所以这么多年都习惯独立处理事情了。做军人的妻子,就要能奉献,能吃苦。”女儿几个月大的时候,公婆年老无力照看孩子,自己母亲遭遇车祸导致腿骨折,江海燕只有把孩子交给楼下热心的邻居照看。白天紧张忙碌的工作结束后,晚上下班回家还要照顾女儿和行动不便的母亲,江海燕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一点多才能休息。“周围的人都喊我‘女汉子’。”江海燕笑道,“这都是这么多年锻炼出来的。” 2015年,江海燕转隶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局上下只有4个人,为了让工作顺利有序快速推进,她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退役军人。2017年,38岁的江海燕怀了二胎,但是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出差审核递交资料、还是倾听退役军人的诉求,她始终冲在一线。 作为一名军嫂,她带着对军人的热爱,真诚细致地完成每一件工作,热情周到地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老兵,用自己熟练的业务水平,为每一个优抚对象落实国家政策。在机构改革期间,一些工作衔接滞后,为了不耽误群众的事,她跑去省厅,为几个伤残军人办理落户和迁移手续。伤残军人周民新为她点赞:“江股长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办事认真,对退役军人尽职尽责,雷厉风行,是亲民爱民的好干部,也是全区退役军人之福。”在信息采集期间,她放弃双休,开着自己的私车奔波于全区129个行政村、27个社区,为退役军人采集信息,解答政策,常常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声音嘶哑。 “现在丈夫工作没那么紧张了,大多晚上都能回来给二宝洗个澡,哄他睡觉。”谈起现在的生活,江海燕脸上扬起幸福的微笑,“虽然工作仍然十分繁忙,但每次看到退役军人们满足的笑脸,收获到他们的夸赞,我就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