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说的就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选准派强第一书记,才能更有效推动脱贫致富工作。城郊管委会北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闵绍华带领村党员干部,誓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第一书记是他的“新名片” 闵绍华,53岁,2004年部队转业,现任安源区国税局人教股科员。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闵绍华开展工作,走访慰问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北桥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6人,2015年脱贫2户8人,2016年脱贫8户30人,2017年脱贫3户13人,2018年脱贫1户2人,2018年未脱贫2户3人。闵绍华与原单位脱钩,吃住在村,带领全体帮扶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帮扶,已经成为贫困户家中的常客。 第一书记要做转变作风的“第一表率” 人心齐则泰山移,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一道脱贫攻坚,首先要有良好的作风来凝心聚力,才能把广大干部和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来。2017年5月5日,闵书记召集村两委班子以及三长及村民代表,召开了脱贫攻坚整改工作会议,向大家介绍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安排,拉开了整个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序幕。
作为脱贫攻坚这项事业的核心和“领头羊”,第一书记从被选派到基层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放下“官架子”,摘掉“官帽子”,主动转变作风,不打官腔,不讲空话,和群众拉手说话、贴心交流,同甘苦、共劳动,向群众展示新容新貌,才能赢得老百姓信任,也才能在干部队伍中树立表率,为基层带来新风,带动队伍作风转变。脱贫攻坚整改工作会议后,闵绍华带领全体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调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记录贫困户的诉求和难处。 第一书记要当干事创业的“第一先锋” 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理想的实现只靠实干,不靠空谈。第一书记不能光说不干,只有“干”字当头,才能彰显共产党员本色,也才能真正带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小康。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先锋”,第一书记不仅要以决战决胜的勇气“肯干”,还要以百战不挠的韧劲“苦干”,更要以多谋善断的智慧“巧干”,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将自己的全部力量激发出来,才能取得最后胜利。闵绍华得知北桥村集体资产米兰宾馆顶楼漏水,立马联系防水补漏公司前来施工,并解决了资金问题,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书记要有解决问题的“第一担当”
端午节前夕,闵绍华带了一车慰问品,每个贫困户一桶油,一袋米。礼轻情意重,闵绍华陪同村干部挨家挨户送上门,贫困群众甚是感动,驻村以来,坚持每天都上户,话家常、聊政策、知意向、谋策略、助脱贫。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越是优秀,就越要担当。第一书记的“第一”是先进和优秀的象征,既带着组织的信任,又带着群众的期盼,担子不轻,责任不小,而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第一”就是军令状,要求第一书记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做第一责任担当者。闵绍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全体帮扶干部,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供稿:城郊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