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对不起,我要去宣风了,别再找我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9373|回复: 0

对不起,我要去宣风了,别再找我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20-6-3 0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宣风被称之为特色小镇,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宣风镇地处内陆深处,却为何有着可以媲美马尔代夫的景观?被称为宣风三宝的板鸭、萝卜和谷酒,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温度上千的铁水从天而降,却不伤人分毫,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枫梓城又是怎样的一座城,它拥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让人遗忘又让人急切的寻找…… 以上这段话是央视《美丽中华行》今年播出的《山水画卷  神韵宣风》的开场白。 让人无法拒绝。 其实,我很早之前便想去宣风镇看看。
640 (3).webp (4).jpg 宣风,之前是被称为“仙凤”的,以“仙界风景胜地,凤凰择栖之所”而得名。相传东汉时期有一秀才赴京应试,道经此地,停轿小憩,慨言曰:“真可谓仙界风景胜地也”,从此后人习称“仙凤”,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知府郑淳典将此驿站改建为公馆,名曰“宣风公馆”,故原来的“仙凤”逐渐演变成“宣风”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自古以来,宣风就是一个人文鼎盛、商业发达、水陆交通方便的小市镇,是萍乡故城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昔年袁河木帆船通过航,每逢春夏旺水季节,每艘可满载万斤货物,直达南昌。河岸有码头,日泊千帆,历代文人学士宦游至此,多有题诗,以志其盛,有诗云:“日有千人烧香,夜有万盏明灯”,可见当时宣风之盛。 640 (4).webp.jpg

我听到最多的当属宣风谷酒,它还有这“小茅台”的称号。 然而它究竟口味如何,我却不知道,因为我从不沾酒。宣风人会喝酒也是有名的,据说只要是宣风人,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喝上那么几口。 而事实上,是不是如此,我也没有去考究过,不过我认识的几个宣风朋友却是并不太喝酒的。据说这宣风谷酒的主要特色是香、清、纯、烈,酒精度通常为52度至60度之间也。 上溯其源,此酒之酿造已历千余年矣。明南安知府张弼过芦溪,尝有《过周濂溪行祠》诗,言“一官监酒税,千古建香祠”,可证宋庆历间(公元1041-1048)茂叔任芦溪监税官之主责,即征酒税也。通常,宣风每户人家里秋后都会请酿酒师登门酿酒,其工艺系将稻谷等原料置入木制酒甑中加温,蒸熟后倒出,拌以一定比例之发酵剂,使之酿酒。待发酵毕,再次将其置入木甑内加温蒸煮,采用“冷却法”调制出谷酒也。
640 (3).webp (5).jpg 给我更深印象的是,穿过田玉家附近的铁道桥洞,能看到远处一座塔隐隐约约地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兴文塔。 这是一种仿照佛塔形状而建造的砖塔,但它本身并不具有宗教性质,这倒是蛮有趣的。它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期,距今已一百六十余年。该塔七层八棱,高35米,塔的底层是石砌的,非常的厚实,而上面各层均是用白泥砖块砌成的。每一层的上边,均用雕凿的石块拼成八角形的塔檐,每只角上都砌有往上挑的鹤冠石垛。塔身建造整齐美观,砖和石之间的连接,用的是桐油、糯米和石灰调制的辅料凝结而成。塔的正门朝西向,门上方是半圆形,门楣上刻着“兴文塔”三个大字。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座塔,却不曾想竟少人吟诵,文人骚客对它的集体失声,这着实奇怪。 宣风镇的街道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640 (3).webp (6).jpg 这是我同学说的。还是读大学的时候,他便带我们寝室几个哥们一起去宣风镇街上逛了一圈。虽然说不上繁华,但对于小镇来说,也的确是不错了,人气也比较旺盛。 然而,如果有兴趣去查些史料的话,再看街道必定是另一番情趣了。宣风街道为明崇德年间所建,崇德三年,宣风有蛇皇庙,时年宣风街称为华光街,横街上有上牌坊,只可惜在文革中被拆除了,桥埠头有下牌坊,两头有城门和护城河,宋建炎邑人刘荣筹建宣风大虹桥,在元朝的时候也被毁了。这就难怪我们当初走在街上的时候,什么也不存看到。当然,这也怪当初并不曾想过要往深处去体验,而同学也不曾介绍,便只好走马观花了。 如果还有机会去的话,我想,我是愿意以一种回归或谦卑的方式来感受宣风街,那必定是最有情趣的。 古色的小镇,总是别有一番意境。
640 (3).webp (7).jpg 宣风的“仙凤三宝园”,在萍乡非常火爆,据说观光园内设有马场、森林木屋、休闲沙滩、四季花海、暮光森林小火车等景观或游乐项。 而至于宣风话,我却始终都不曾明白为何会与萍乡话甚至是芦溪话有着如此大的差别,我能听懂萍乡话,也能听懂芦溪话,却无论如何也听不懂宣风话。我想,这大概是由于它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宜春的缘故吧,自然它的方言便也受到宜春话的影响。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能尽快再次去宣风,那是个值得去的地方。 在宣风有一种惊艳,一入春就美成一幅画。走进宣风的茶园,去感知茶叶的生命,感受文化之美。识茶,采茶,制茶,一场茶文化的“踏青”之旅,绝对值得期待。 在宣风有一种传说,我们可以去追寻流传了几百年关于千年神蛇的神奇传说。 在宣风有一种酣畅,我们可以感受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曲径通幽,乱石铺阶,浑然天成;亲水戏水,舒适惬意,别有洞天。 我以为,我们在体验到好山好水之时,更应该以一种挖掘、弘扬的态度去感受这些村落中的点点滴滴,可以是一块石板,可以是一座拱桥,也可以是梯田和篱笆。
640 (3).webp (8).jpg 而这一切,都在枫梓城古村落。 走在用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周围的一切都是静的,连呼吸都是静的。我俯下身子,用手轻轻抚摸那些历经沧桑的石板,仿佛能听到历史深处发出的声响,这种声响契合着内心,它更像是一种诉说,对那些逝去的光阴的诉说,对那些或怀念或忧愁或祭奠的事情所呈现出来的独有气质。 此刻,冰冷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它正行走在石板的血脉中。然而,当它借由石板传上身体时,那又是另一种气质。
640 (3).webp (9).jpg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的描述在枫梓城古村落是再恰当不过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小心翼翼,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里的魅力。当你在村里走动时,不经意间与那些老屋相遇,你便会认定,这是世间最美的相遇。 同时,你可以展开想象,曾经你的祖母或者曾祖母在此居住,生火、烧水、缝衣、做饭、喂猪……那样的生活是不是一种美好,如今不好说,但它必然是真实的,不带任何杂质的。 在错落有致的老屋间漫步而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就像是朱自清在荷塘欣赏月色一样,在枫梓城古村落欣赏这些老屋,我更愿意将眼睛微微闭上,就听一听那些老屋墙上爬行的蜘蛛发出的声音,或者闻一闻秋风吹起墙土的芳香,那必定是一种享受。
640 (3).webp (10).jpg 如果能遇见某个乡亲,我以为那才不虚此行。不一定要与他对话,就静静地与他擦肩而过,看他背一捆柴,弓着,从石板路上咯咯咯地走过,那是一种意境。当然,这种意境更多的是缘于精神上的一种体验。 而这种体验对我来说,应该是挑个烟雨蒙蒙的日子,最好是那种很慢,很闲散的日子,背着相机,在枫梓城古村消磨着光阴,沏一杯茶,放在某个石磨上,渴了,便喝上一口,最好是乌龙茶,香味会随着品尝而弥漫在整个古村,兴致来了,便拍几张照,也不需要固定什么景,可以是一条懒散的猫,可以是一株在风中摇曳的草,可以是墙上的一个小斑点……只要眼到之处,都可以是景;只要情到之处,都可以是美的。
来源:美丽萍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