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莲花县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高发,受害人多为女性,还请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案件回顾
案 例 一5月上旬,刘女士(33岁,莲花人)接到一个自称为腾讯公司员工的电话称:其身份证号码在上海办理了一张电话卡,该号码申请的新微信号涉嫌私自贩卖口罩等医疗物质,如果刘女士不能证明该微信号与本人无关,则将注销其名下所有的微信号。刘女士说要拨打110报警询问,对方则称可以直接帮刘女士把电话转上海嘉定公安局,后来便有自称上海嘉定公安局的“民警”,让刘女士加一个QQ号,并在QQ上发来警官证,刘女士一下便慌了,对方称刘女士一张银行卡涉嫌一桩洗钱案,在沟通过程中,刘女士将自己的银行账户、手机短信上的验证码透露给对方,然后卡上5万现金被转走,方知被骗。 案 例 二5月下旬,陈女士(34岁,莲花人)接到一个自称为萍乡市派出所民警的电话,对方以陈女士涉嫌巨额诈骗案为由,要陈女士加指定QQ,发来警官证、“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协查公文”等一些假证件和文书,取得陈女士信任后,对方便发来一个链接,让陈女士下载注册登录,一步步设套,共计被骗走现金10万余元。 案 例 三5月中旬,李某(35岁,莲花人)接到一个自称为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李某涉嫌一起巨额网络诈骗案,涉嫌洗钱罪,在下一步自证清白的过程中,李某添加了一个假警察QQ,对方通过QQ发送假的文书,后在对方的授意下,下载安装了一个APP,随后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动态密码、验证码等等一股脑全部告诉了对方,等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305288元被转走,方知被骗。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骗子的伎俩并不高明,却屡屡有人上当,不管用何种方式、手段,关键词往往是摊上大事、帮助转接、添加QQ、警官证、协查文书、配合调查、银行账号、密码、下载恶意软件、验证码等等。温馨提醒 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银行卡透支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的,公检法机关及其他部门之间也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对资金进行审查的请一概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莲花县公安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