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上栗也有个“小井冈山”,你猜在上栗哪个地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402|回复: 0

上栗也有个“小井冈山”,你猜在上栗哪个地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2-2 0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座战斗的山,光荣的山,不朽的山!
赣西边陲,栗水之南。有座群峰簇拥的山 —— 斑竹山
斑竹山海拔547多米,方圆30多平方公里,地处萍乡上栗、浏阳、醴陵三县交界处,群山险峻,易守难攻。

640 (3).webp (1).jpg

走进斑竹山,便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傲然立于红旗水库库坝边上的巨幅国旗标识和红色斑竹竹简模式介绍,平添了几分庄重。
640 (3).webp (2).jpg

红旗水库
红旗水库,总库容265立方米,湖面面积0.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4.9平方公里。
640 (3).webp (3).jpg
阳光一照,水面上跳动起粼粼的光斑,湖面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水嫩的绿,映出了小树迎风招展的动人身姿。
640 (3).webp (4).jpg
水库的水清澈见底,如一面镜子,又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640 (3).webp (5).jpg

红色文化村
悬挂于路边树上的牌子会时刻提醒,这条小路已经赋予了更深的历史内涵。
640 (3).webp (6).jpg
在萍乡市上栗县的斑竹山地区,1927年曾经爆发过农民起义,而且建立了根据地。《萍乡市志》中记载为“萍北割据”。
它的名字与现代革命史上一件壮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著名的斑竹起义。
斑竹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严重威胁到国民党在萍乡的反动统治,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恐慌。
640 (3).webp (7).jpg
640 (3).webp (8).jpg
640 (3).webp (9).jpg
人马三千三,扎在斑竹山
竹林的深处,到处都是起义者的身影,斑竹山起义,给了反动派当头棒喝,但是随着起义的失败,这里,又抛洒了太多起义者的鲜血。
640 (3).webp (10).jpg
(红旗广场)
巍峨的革命纪念碑上记录着烈士们的名字,记录着那段关荣的历史!
640 (3).webp (11).jpg
(烈士纪念碑)
高高的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凌云寺旁,斑竹山起义规模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它属于秋收起义的一部分。
它的意义在于:在党的事业处于危难之时,在血腥的屠杀到处盛行之时,在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之下,斑竹山上的摇旗呐喊,为革命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勇气,开启了共产党人的抗争之路。
从此,共产党人带着崇高的理想信念,踏上漫漫征途,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凌云寺
山上有座庙,名为凌云寺,据当地村民介绍,该寺历史上香火兴旺,僧众上百,有记载云“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
640 (3).webp (12).jpg
斑竹山弹子坑 ( 古称檀梓坑 ) 慧历寺始建于唐朝开元时期,与杨岐山普通寺和上栗瑶金山寺一脉相承,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凌云寺(又名慧历寺),是斑竹山起义的总指挥部,战乱中屡遭烧毁,现存荒废寺庙。
民间传说
彭祖师斑竹山葬母

彭祖师是宜春慈化人,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的师傅,母亲和婶娘曾在慧历寺修行。
母亲病逝后葬于凌云寺的后山上,几百年来,历经数次盗墓,现剩乱石无字碑墓。
640 (3).webp (13).jpg

民间传说彭祖师的母亲去世后埋葬在斑竹山上,有一年清明扫墓时,彭祖师将一双筷子插在了母亲的坟头上,后来就长成了方竹林。
在很久很久以前,彭祖师的母亲过世后,是由上栗县瑶金山寺的和尚抬过来葬在了斑竹山,当时场面十分壮观。后来每逢月黑风高之夜,在很远的山脚下便能看到山上忽明忽暗的"鬼"火。
“方竹林”、“彭祖师母亲墓”、“鬼”火这些传说都跟彭祖师有关。


龙洞口

相传龙洞坡的龙洞口与清溪龙王庙的洞穴相连,当年许真君(许逊)追杀孽龙,将孽龙从杨岐山追至清溪孽龙洞逃出,又从清溪孽龙洞钻入,从龙洞口逃出,变成白面书生躲到了弹子坑慧历寺竹林。
640 (3).webp (14).jpg
640 (3).webp (15).jpg
方竹林
高耸挺拔的翠竹,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都是郁郁葱葱,象征着斑竹山人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640 (3).webp (16).jpg
方竹是一种很奇特的竹子,绝大部分种类的竹子根部都是圆形的,但是方竹的根部却呈明显的四方形。
640 (3).webp (17).jpg
640 (3).webp (18).jpg
据说当年彭祖师带着母亲来到斑竹山水口山上方凌云寺修道,母亲病重,突然想吃小笋。
当时正值秋季,哪来的小笋,彭祖师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将手中的筷子倒插在地上,对着筷子施法,结果筷子竟然变成了竹笋,而且很快生长成了一大片。
彭祖师终于满足了母亲的愿望,这片方竹林也从此扎根斑竹山繁衍生息。
七律二韵诗
清代浏阳南乡枫林人氏郑浚心前往上栗斑竹山扫墓时写下的一首七律二韵诗,非常珍贵。
巜斑竹山扫墓并序》
清.郑浚心
丙戌之春,二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与同道四、五人,前往檀梓坑斑竹山扫墓,登山远瞩,四面山水紧抱,重叠相交,故有感作七律二韵以纪山景。

叠障层峰远近山,灵光一点照中间。
山环栗水江为带,气压寥天竹号班。
两傍排似文星曲,九折坂因道途湾。
郭威未误甘崇拜,展墓依时礼莫删。
日光扶桑遍地光,山魈远避兽潜藏。
青精饭凿擎双箸,白纸钱焚化一场。
烧烛凌宵香上达,净茶犹热酒仍香。
休嫌此日凡仪薄,但愿年年继续长。
乡村景色
上栗斑竹山正以更靓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
640 (3).webp (19).jpg
640 (3).webp (20).jpg
640 (3).webp (21).jpg
不久的将来,斑竹山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和绿色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斑竹山,正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踏着新时代的脚步,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大踏步砥砺前行!
来源:微上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