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 萍乡红色记忆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经过莲花时,做出了两次重要决策,一次是高滩不“散摊”,提出搞工农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而另一次则是在莲花县城宾兴馆,决定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 今天《风展红旗如画萍乡红色记忆》专栏就和您一起回顾秋收起义进程中一座闪光的里程碑——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攻克莲花县城,前委就驻在莲花县宾兴馆,由于长途行军作战,饥饿、疲劳、疾病接踵而至,秋收起义部队减员十分严重,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情绪,少数人不辞而别,秋收起义部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组织召开了会议,决定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序幕。
9月26日,毛泽东在莲花县城“宾兴馆”召开了莲花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议,详细询问了永新、宁冈等附近几个地方的情况,对井冈山开展革命斗争的客观基础包括地势、物产、党组织和群众斗争以及敌人对该地区的统治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此时的毛泽东同志又在思考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队伍该何去何从。恰巧时任江西信使的宋任穷同志转交了当时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一封密信给他,他在信中口述道:“宁冈有我们党的武装,有几十支枪,其它的我都写在了信上。”接到密信的毛泽东同志立即在宾兴馆内召开了全体委员会,在会议上他就做出了引兵井冈的重要决策。
毛泽东提出按照江西省委的指示转兵井冈山的意见后,被余洒渡、苏先俊指责为“朝秦暮楚,毫无定见”。毛泽东为了顾全大局,苦口婆心地做通了几个前委委员的思想工作。引兵井冈的决策应运而生。部队第二天就向宁冈进军,当部队行进在莲花境内的三板桥乡桥头村休息时,前委会传达了“宾兴馆会议”精神,那时,全体官兵才知道是进军井冈山。
引兵井冈是革命紧要关头做出的重要决策,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使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星火呈现出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新闻综合部记者张海睿、邓建勋、曾维凡、肖湖,莲花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