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穿越云海雪原,武功山跨年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557|回复: 0

穿越云海雪原,武功山跨年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2-22 14: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的元旦跨年是和怪兽在广州塔下,万人倒数。
      2017年的元旦跨年是和怪兽还有滴禾,在深圳欢乐谷。
        2018年的元旦跨年是和三下乡的小伙伴们,在广州塔附近。
        2019年的元旦跨年,原本的打算是和怪兽还有燕子去香港,通行证都办好了,燕子为此浪费了一下午考研复习的时间。最后怪兽因为元旦家里有事放了我们鸽子,因此还被燕子埋怨了几句。
        之前身边有朋友去过武功山,徒步登山本身对我就有很大的吸引,何况武功山风景如此优美。在得知香港之行泡汤的时候,我就在广州户外俱乐部报了去武功山的行程,一个人。

640 (10).webp (3).jpg

      徐霞客写过《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

640 (10).webp (4).jpg


      武功山海拔1918.3米,是江西第一高峰,有着“高山草甸”之称,景观是世界上同一纬度、同一高度所独有的。一年四季也变换着不同的景色:春生夏长的绿色武功山,秋风萧瑟的金色武功山,冬季恋歌的白色武功山,星火燎原的黑色武功山。
        人们都说武功山是一个值得去很多次的地方。就像这一次的领队三途,是第八次登武功山,队伍里二刷武功山的人也占了半数,这一次都是奔着白色武功山而来。

640 (10).webp (5).jpg


      这一次登武功山是我第一次徒步越野,之前倒是有过几次五十公里的城市徒步经验,出发之前挺有信心但仍旧有一丝担忧,不知道雪地徒步的难易程度。
未知,代表着风险,也代表着冒险,如果你不想放弃冒险,就要学会规避风险。
        雪地登山最重要的就是防滑和保暖。防滑方面需要穿登山鞋之类,并且要戴上冰爪,最好可以有尖头登山杖辅助爬升和下降。保暖方面,冲锋衣防风,最好是有雨衣或者背包套防水,围巾、帽子、手套、口罩,因人而异。

640 (10).webp (6).jpg


      29号傍晚坐大巴出发,30号凌晨在湖南下起了小雪,也因此高速公路结冰,交通管制,无法前行,耽误了行程原先的安排。团队里大部分是南方人,都没看过雪,停靠服务区的时候车上半数都下车拍照,三途打趣嘲笑地说“你们呀,真是的,没见过世面。”

640 (10).webp (7).jpg



      最终,我们在30号下午三点才抵达萍乡,匆忙饱肚后就又出发了。毕竟海拔是不会变的,所以爬升过程海拔急剧上升,大部分都是急升坡,并且我们三点才出发夜路是绝对避免不了的,这个时候照明头灯和冰爪就是必需的。

640 (10).webp (8).jpg


      松树林的路前期有未结冰的小溪流穿梭其中,朔溪而上。到了五点半天开始变暗,也下起了小雪,借着雪地的反光,身边的光线倒也还不算昏暗。到了六点多,就基本看不到了。
        一队人分了几组,戴了头灯或者拿着手电筒的人走每组的前面,时不时停下来照一照来路,为后面其他人打光,让他们都好走一些。有伸长了的松树枝前面的人会用登山杖预先打断,地上比较窄的地方都会喊一声“这里要小心”,在比较陡的地方大家为了安全会把距离稍微拉开,有人走不动前人会帮忙拉一把。还记得我前面一位大姐脚下打滑,我下意识就用左手托住了她,在这样的氛围里,这种举动都是由心而发的。

640 (10).webp (9).jpg

      到了晚上七点多,已经算是在上坡顶上走,离客栈大概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这时候雪更大了,周围没有遮挡,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帽子、衣服、背包上也都结满了冰晶。八点半抵达了客栈。

640 (10).webp (10).jpg


      八点半我是跟着向导,也就是客栈老板,第一个抵达客栈的,因为真的冷呀。大部分人在九点前也都陆陆续续到了。队伍里的人互相抱团分了房,放下东西嚷嚷着第一句就是要开饭!
        山上条件普通,就是学生床、上下铺。十个人一桌,饭菜一上桌就一扫而尽,上一盘没一盘,一碗热汤简直把灵魂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640 (10).webp (11).jpg

      吃饱喝足了才有心仔细看一看客栈的环境,有一台投影仪和点歌台可以唱KTV,三个烤火堆都围满了人,门是不可能开的,三个小窗都开了条缝,怕一氧化碳中毒。根据和老板的交流中了解到,山上的食材、木材、炭火都是人力往山上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晚上客栈外面的气温大概是零下10度,因为是木屋,倒也不会漏风,但房间也算不上温暖。头顶一盏灯,一个小窗用铁皮封上了,一个小床头柜可以放背包,一看就都是手工打造的。背包从吃饭前就放在房间里,背包上的冰还没化,说明房间温度至少也是零度左右了。

640 (10).webp (12).jpg



      冬季相对来说是淡季,客栈住的人不算多,所以被子管够,老板说“房间你们自己安排安排,随便住,如果一床被子不够可以去没人住的房间拿。”只是在这温度下,被子和床板边缘都结有冰晶,看着就够冷的。
      山上也不可能有夜生活,一方面太冷,另一方面十点半就会熄灯,电是发电机发的,就算老板不心疼,同意你开灯睡,那发电机的声音也能吵得你无法安眠。如果是夏天,大家可能还会去看看星空,拍拍星轨,但冬天吃完了饭大家也就都回到房间睡觉。

640 (10).webp (13).jpg


      睡前我听到一小撮人在讨论着明天起来看日出,躺在床上悄咪咪地设置了闹钟,也不管同房队友明天会不会杀了我。

640 (10).webp (14).jpg


      31号早上五点多,不再是雪天了,今天的天气突然转晴,日出如期而至,这也是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一点,既经历了下雪,还夜登雪山,又看到了日出云海。

640 (10).webp (15).jpg
      31号早上五点多,不再是雪天了,今天的天气突然转晴,日出如期而至,这也是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一点,既经历了下雪,还夜登雪山,又看到了日出云海。大家都在告别、遗弃过得不好的2018年,它却在即将收尾的时候为我准备了一份惊喜,其实你们也有,惊喜就放在你们心心念念的地方,它就等着你们去拿呢,只是这个过程有时候需要费点心力。
        第二天八点在客栈外拍了合影就动身了。早些时候太阳已经出来,所以不算太冷,走一段路身子热了起来也就舒适了不少,只是在一些下坡,雾气弥漫,风一吹还是令人瑟瑟发抖。好汉坡、绝望坡都不算难,据说是因为积雪所以反而好走一些,前提是你穿了冰爪。

640 (10).webp (16).jpg



      小衡是我在车上的同座,一路上我们也一起走,他是广州白云学院的学生,湛江人,平时也经常参加各类徒步活动,喜欢摄影,行走节奏和我差不多。在徒步过程中,能遇到一个与自己节奏相同的人是非常难得的。在报名之前,他还在纠结着是要去衡山还是来武功山,最后选择了武功山,是我们团里报名的最后一个名额。我们年级相仿很聊得来,他带了单反,一路上也帮我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云海阳光相伴左右,气温有所回升,路上的积雪也开始融化,快到吊马庄的地方路上都是泥水,很多大姐大妈都在吊马桩下坡路段摔了跤,平时徒步嘛,身体都还硬朗,只是湿了一裤子泥。

640 (10).webp (17).jpg


      到了吊马桩,找了片空地,雨衣往地上一铺就可以野营了。队里有个叫Jason的大叔,和我们同时到的吊马桩,这可是个神人。Jason参加过五次武功山,走的都是长线,这一次想来体验一下白色武功山所以报的短途。之所以说他神,是因为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从背包里拿出便携式煤气炉、煤气罐,锅具俱全,还带了牛排,人也很好,煮了水给别人泡面,也分开水给冷的人暖暖身子。
        小衡没吃早餐,在吊马桩我和小衡随便吃了点面包、士力架,也不做太久的休息。吊马桩到金顶台阶应该有近两千阶,很是伤膝盖,在一个叫老子的中年人的带领下,不走上金顶的台阶,继续沿着雪地走上去。我个人是比较怕走台阶的,所以走雪地对我来说确实相对轻松一些。

640 (10).webp (18).jpg


      最后我和小衡还有老子是第一梯队登上的金顶,并不是我们体力有多好,只是一些大神都不慌不忙在吊马桩享受他的“牛排”呢。举个例子,队伍里有一个叫懒熊的人,约莫三十岁左右,是2017年武功山越野33KM前十名,痴迷越野和马拉松。他自发组织过一些志愿者在从化天堂顶捡垃圾,做环保。在出发前他就告诉我们要注意环保,不要乱扔垃圾损坏环境,他说“在环保面前,我们都可以是小小的一份力量。”我们队伍也确实做得很好,每个人都自备了垃圾袋。
        捡是小小的力量,扔也是随手的事情,可是结果大不一样,玩户外,希望只留下你的脚步和身影,将你面前的美景与后人共享。

640 (10).webp (19).jpg


      上了金顶,自然而然地就是疯狂拍照了,360度全景无死角都超级好看。甚至还有人在拍婚纱照,露肩的婚纱,冷算得上什么,女人为了美真的什么都不怕。在金顶上等了一部分队友拍了合照,就开始下撤了。
        下撤是坐两段索道和走半个多一个小时路程而已。有个女生有严重的耳鸣,坐不得索道,为了赶上队伍回程的时间,就没有上金顶,从吊马桩走下山,一路都是下山的台阶,还算好走。只是海拔1500米,换算一下大概得有五六千级台阶。这是值得令人敬佩的。

640 (10).webp (20).jpg


      还有另外值得提的是我们团队里有一个最小年纪12岁的孩子,是跟着父母一起来的,体能相当不错,全程都跟得上,也不需要父母的照顾,甚至在金顶下撤的时候都已经跑在父母前面了,我们同行对他的安全也都有所注意。敬佩的不仅是小孩,还有他的父母,这心也是够大的了。
        下撤的路上雾气很重,看不到什么景色,但是栈道上的积雪大概有两厘米厚,有时候还能看到一些小孩子堆的一些雪人。惊喜的是在于路上的树都结了雾凇,崖壁上也挂满了冰锥,看起来非常美丽。有一些爱玩的人会故意抖一抖树枝,弄得后人一身雪。这都是很有趣的事情。

640 (10).webp (21).jpg

happy new year


      2019跨年是在领队的倒数声中度过的,团队的每个人都互相道着元旦快乐,群里的照片、红包满天飞,每个人都很快乐。
        现在节日都没有什么氛围,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各种节日仪式也都简化,仪式可以没有,但是生活还是需要一些仪式感。

640 (10).webp (22).jpg

      最后的最后,用薛兆丰经济学课程中的一句话结束吧:“生活在城里的人,都喜欢大自然,一看到大自然就赞叹,觉得大自然真美,真厉害。但其实大自然没什么新奇的,500年前是这个样子,5000年前是这个样子,甚至5万年前也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它有许多精彩、神奇的地方,只是我们还没发现而已。”

640 (10).webp (23).jpg

End
这也是我向往美景却喜欢写人的原因。

640 (10).webp (24).jpg
文章投稿人:黄梓东
图片来源:黄梓东

来源:武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