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邓贞谦烈士墓位于萍乡市上栗县彭高镇泉坡村。 邓贞谦(1907~1928),又名邓中坚,萍乡市上栗县人。1923年考入萍乡中学,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后改名策群社)。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奉命回南昌从事革命活动,参加了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后以省农民协会特派员身份回萍乡领导农民运动,着手恢复被反动势力摧毁的萍乡县农民协会,建立了筹备委员会,负责总务,并利用主办《新萍周刊》的身份,进行广泛的社会联系,开展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积极组织武装斗争。12月当选为中共安源市委委员,旋被派往萍乡湘东区担任中共区委书记。负责安源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联络工作。4月赴井冈山汇报工作,在返回途中不幸被捕。狱中留下了《遗书》《自述》等遗墨十几幅,表达自己“死是革命鬼,活是革命人”的决心。1928年6月8日,在萍乡大西门外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1岁。 邓贞谦烈士墓占地156平方米,于1983年12月被萍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萍乡史志 (摘自《江西省革命遗址通览》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