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记者走基层】春风十里 茶香满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406|回复: 0

【记者走基层】春风十里 茶香满园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4-25 10: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盘山公路的一个路口下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爬上山岭,大约20分钟后,一片绿油油的茶场映入眼帘。阳光下,经过一场春雨洗礼的茶叶青翠欲滴,10多位采茶工正忙着采摘茶叶嫩芽,用来赶制明前茶。一阵微风拂过,整个山岭都飘荡着茶叶的缕缕馨香,沁人心脾。这个位于万龙山乡槽下村对冲组海拔800多米的茶场,是芦溪县红杏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一个茶叶种植基地,正成为合作社社员和当地农户,包括不少贫困户共圆创业梦的一方“宝地”。

红杏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槽下村人,负责人杨发生告诉记者,万龙山素有种茶传统,因为海拔高、污染少,出产的高山茶品质优良,市场行情不错。“我们从2013年开始种茶,目前较集中的茶场约有180亩。因为不打药,不施化肥,所以茶树长得比较矮小,产量也不高。”杨发生指着一行行茶树说,“去年开始开采,今年春季因为气温低、雨水多,开采的时间比较晚。现在茶园里每天都有工人在采茶,有我们槽下当地的村民,也有来自周边乡镇,如张佳坊、宣风等地的采茶工。”据介绍,春茶的采摘期一般在30天左右,若不及时采摘,等到芽叶长大了,就会影响品质。茶场最忙碌的时候同时有20多位采茶工,其中有5位是贫困户,采茶收入高的可达150元一天。

从茶场下来,驱车约两分钟就到了茶叶加工点。一进入制茶室,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清新怡人。茶叶制作是一项技术活,要经过摊凉、杀青、揉捻、解块、理条、烘干、提香等多道工序。“我们万龙山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手工制茶,因为手工制茶效率太低,现在手工茶做得少了,大多是机器制茶。我们合作社也投入6万多元购置了一批机器,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都可以由机器处理,制茶效率提高不少。不过还是有很多工序需要人工完成。”杨发生告诉记者,“合作社茶场出产的鲜叶加上从农户手中收购的鲜叶,今年大约能制干茶400斤。”据介绍,因为茶叶品质好,大多是客户上门购买,销售基本上不用愁。

言谈间,杨发生冲了几杯新产出的绿茶。透明的玻璃杯里,在沸腾的山泉水浸泡下,茶叶慢慢舒展,茶香四溢。大家品着茶,拉起了家常。

杨发生告诉记者,他早年在羊狮幕山顶经营餐饮住宿,后来将羊狮幕餐饮住宿店的经营权转让,与几个村民一起办起了种养专业合作社,种茶制茶、种猕猴桃、养牛,并经营了一处民宿。种茶制茶是合作社主业,合作社注册了“石笋峰”商标,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运行模式,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鲜叶收购、统一产品加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和保证社员收益的管理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合作社成员杨来生,因母亲患尿毒症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脱贫。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万龙山乡槽下村贫困户谭初云种植了50亩茶园,以100元每斤的价格将鲜叶卖给合作社,年增收1万多元。

“我们万龙山的茶叶品质好,很受客商青睐。将来,我们合作社还要继续提升茶叶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希望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通过种茶走上致富路。”对未来,杨发生充满信心。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