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年初一,早年教过的学生——冯林记得廖老师的恩情,会早早来到廖昌萍老师家里拜年;去年某天,廖老师突然感觉身体不适,随后俯在讲台上昏迷不醒,经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后,她又立即来到课堂…… 廖老师就是廖昌萍,是萍乡安源区高坑镇泉江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同事说:“她一直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班上的每一名学生,但她单单不爱自己。” 廖昌萍在泉江小学是个大忙人。在校园里,她不是在钻研教材,就是在批改作业,要不在辅导学生,或在教室里上课。伏案疾书见证她的勤奋,步履匆忙只为高效工作。同事劝她不要将工作之弦绷得太紧,她却笑着说:忙也是一种快乐。 为了因材施教,她经常与家长们沟通交流。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到学生家中去,与家长们一道共商教育良方。她的扎实工作与教育成效,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肯定与充分认可。他们说:“廖老师工作十分认真,我的孩子交给她我是放心的。” 对于学生的作业,廖老师坚持精批细改。作业无论多少,她总是俯下身子,认真批改,就像是在审阅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通过她的双手使它臻于完美。经过她的不懈训练,班上孩子作业做得工整,且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针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她会根据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她要求每位同学对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正因工作扎实,所以她所教的班级平均成绩在全镇质量检测中总是独占鳌头。在2015年—2017年区教育局质量抽检中,她所教班级的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一。 廖昌萍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对他们关爱有加。虽然她不是班主任,但学生的冷暖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并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 冯林,家住高坑镇泉江堰,母亲早逝,缺乏家庭温暖,性格有点内向。小学时在一次劳动中,他的脚趾被尖锐东西划破,鲜血直流。廖老师见状,第一时间帮他止血,带他到医院去清洗伤口,并一直陪护在他身边。从此以后,廖老师将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他的学习生活,鼓励他参加班队活动,使他有了自信,脸上也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但冯林一直牢记心头。每年的大年初一,他都会到廖老师家去拜年。他说,廖老师就是他的第二个妈妈,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廖婷、廖芳两姊妹只要一提起廖昌萍老师,总是心存感激。自父亲因车祸去世后,是廖老师在学习上辅导她们,在生活上资助她们,帮她们树立信心。她们清楚地记得,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廖老师一直在默默关注她们,并隔三岔五给予她们生活费,让她们在困难中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自立,最终在社会上立足。 去年8月29日,城北地产教育基金会学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安源大剧院隆重召开。萍乡市副市长肖双燕莅临现场,并给优秀教师代表颁奖。廖昌萍老师在接受市领导的表彰后,主持人叫住了她。这时,从泉江小学毕业的优秀高考生张小涵、易紫怡、温思敏三个同学,当场给她送上鲜花,表达她们对老师最真挚的感谢。她们说,如果没有当年廖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教育,就不会有她们的今天。当师生四人相拥在一起时,那温馨的场面感动了很多人。 工作上,廖昌萍是拼命三郎,处处表现出色。实际上,她身体并不好,且多病缠身。除腰椎、颈椎有问题外,年近五十岁的她,于2013年7月被诊断为左脑有曲体瘤。医生交代,此病要按时服药,不能太累。但工作认真的她却并未放在心上,即使时常有点头痛脑热,她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舍不得落下一节课。 去年5月15日下午,在上课的廖老师突然感觉不适,俯在讲台上一动不动。班上的学生见状不妙,赶快通知其他老师。等老师们赶到教室时,她已经昏迷不醒。略懂急救常识的老师及时对她进行施救,并第一时间呼叫了120,通知她的家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她终于苏醒过来。在医院治疗几天后,情况有所好转,她又来到了学校上课。 有人说她傻,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到底为了啥;有人笑她笨,自身不顾顾他人。面对此类冷嘲热讽,她笑而不语。热爱教育,痴心教育,在工作中找到自身价值,是她的人生追求;拥有童心,播撒爱心,看到孩子们茁壮成长,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责任源于爱,不舍只因执着。廖老师的敬业,树立了标杆,更撑起一片希望!”对廖老师的为人,当地有关人士点赞说。
来源:信息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