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egan 于 2019-5-20 13:34 编辑
今年49岁的阮惠军,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阮老师,不仅是因为阮惠军本就是安源中学的老师,还因为他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整个人都透露着儒雅气息。2017年5月,在安源中学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的阮惠军接到任务需下派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各方面综合考量后,阮惠军主动请战“出征”,深入到青坪村“驻”了下来。 青坪属于典型的城中村,经济较为活跃,现有贫困户8户28人均为因病致贫。阮惠军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展遍访研究,了解民情,他说:“想要摸清民情,问明民需,就一定要和群众坐在一起。”因为青坪村属于老城区,小街小巷居多,阮惠军放弃开私家车,买了一辆自行车,整天在巷子里穿行“转悠”,这家“串”到那家,这一骑就是两年多,用阮惠军的话来说就是不仅方便,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很快,他就对全村村民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阮老师,我家孩子马上高考了,填志愿有什么注意事项?”“阮老师,我想开个网店,要办什么手续?”……村民们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找他出主意、想对策,深深地信任这个阮老师。 认真做好上户工作 贫困户口中的“万金油”阮老师
贫困户说阮老师像“万金油”一样,有他在,什么事都能给你办好。许清发夫妻俩均患病,在其女儿许嘉杰高考落榜后,阮惠军及时找到家中,联系安源中学帮助其复读体育专业,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关心帮助,成功考上大学后,定期回访,引导其努力学习回报社会;70岁的芦罗英,老年失夫又丧子,自身也患病在家,没有经济来源,阮惠军不仅从生活上关心老人家,帮助其房子补漏,更换窗户,还与其女儿做思想工作,让其回来照顾母亲,并与市级医院对接,承诺医药费担保、垫付,住院过程中还定期买营养品看望老人家,直至老人家安然离世;村民吴文辉因家庭纠纷非常困扰,阮惠军得知后,立即与男方所在地村委会取得联系,一起上门做好法治宣传和调解工作,最终和谐解决问题;北桥小学吴江萍说起阮老师,难掩感激之情,原来,在得知吴江萍想参加教师招聘时,阮惠军就联系老师讲解考试要求,笔试通过后安排安源中学老师指导试讲,最后应聘成功,其家庭也成功脱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说起这些事,阮惠军很平静:我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事,是我这个岗位应该做的事。 扶贫专干兰兰说:阮书记对贫困户各方面都很关心,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小街小巷,经常买些水果、糕点去看望村里的老人,有次上户,看到66岁的老人李运初腿脚不便,拐杖破损,回来后立即与残联协调,最终申请了一根三角拐杖凳安装好给老人送过去,阮书记为群众做的好事实事真的太多了...... 为村民房子补漏 看望慰问贫困户户 送贫困户就医 村里孩子考上大学,来给阮老师报喜 把责任扛在肩上的阮老师  刚接到驻村任务时,临近高考,为不耽误学生复习,阮惠军坚持8点去学校上课,上完一堂课后立即赶到村部上班,风雨无阻,两边都没有耽误,整整坚持一个月直至高考结束。 为推动青坪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在阮惠军的建议下,青坪村推行共产党员挂牌服务,并制定“6个带头”: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头服务民生、带头勤劳致富、带头做好环境卫生、带头维护社会稳定;自驻村以来,阮惠军每天早早来到村部,将村部周边路面、花池打扫干净,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也加入到清扫队伍中。 青坪为中心城区,创建工作任务重,在阮惠军的建议下,青坪村根据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要求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包干,每月评比,奖励流动红旗,如不合格要求整改,并与老年人福利挂钩;阮惠军非常关心年轻干部,跟进其思想动态,一月一次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村里的农家书屋建立起来,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改造了二组污水塘,让村民有了活动场所......阮惠军的日记本里,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贫困户和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帮扶对策、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等等。在阮惠军的引领带动下,青坪村经济发展平稳、村民和谐、环境整洁,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每天都做好村部清扫工作 积极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 这个爱骑自行车“转悠”的阮老师,踏踏实实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不平凡的努力,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供稿:青坪村、宣传组 编辑:刘伟南 审核:谭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