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记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沈子村“第一书记”邹方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190|回复: 0

记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沈子村“第一书记”邹方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5-20 11: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林,村里的旅游接待中心马上就要开张了,到时你可以过来兼职做导游吗?”

“没问题,邹书记。”

“你看看其他贫困户中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到时带一带,让他们也一起参与旅游接待。”

“好,我去问一问。”

“另外,你女儿的病情怎么样了?总是这样反复,还是去市里的大医院看看,做个全面检查吧。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和我联系,我们一起想办法……”

5月16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办事处沈子村,“第一书记”邹方强来到村民林开文家,和林开文商量到村旅游接待中心做兼职导游的事,并询问林开文的家庭情况。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上户走访了。从去年7月驻村以来,全村的181户家庭他早已走了个遍,尤其是37户贫困户更是走了一遍又一遍,对每一户贫困家庭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邹方强今年30岁,是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副科长,自去年8月1日担任沈子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沉下心办实事,做到了政策落实零误差、为民服务零距离、倾力帮扶零缺位,用实干“驻”进群众心窝里。

一张表政策落实零误差

沈子村地处武功山下,曾是一个封闭落后的穷山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贫困发生率达20.5%,且因病、因残致贫现象突出,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

邹方强担任沈子村“第一书记”后,潜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精准扶贫要义和脱贫攻坚各项政策。通过多次上门入户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和需求、意愿。他将贫困户家庭致贫原因、家庭人口、就业就学等基本情况和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绘制成一张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表,并经常查漏补缺,做到动态管理,尽量将产业、就业、健康、教育等每一项扶贫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使贫困群众教育、医疗负担大幅减轻,产业、就业收入稳步提升。

2018年沈子村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6.1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贫困人口慢性病档案全覆盖。贫困户刘国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以前因为不清楚健康扶贫政策,能捱就捱,不愿去就诊拿药。邹方强多次上门入户给他讲解“五道保障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让他在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办理了慢性病档案。现在,刘国华再也不用为住院治疗和平时吃药发愁了。

小额信贷是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重要支撑,但一些贫困户不敢贷,怕贷不了,还不上。为充分用好信贷政策,邹方强逐户上门宣传,帮助他们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村里22户贫困户成功办理了贷款38万元,有4户用于发展民宿产业,初见成效,还有18户投资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实现分红。

“地贫栽松柏,家穷子读书”。教育扶贫是拔穷根的希望所在,但拿到教育帮扶发放表时邹方强发现,有3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不在本地就学,不能确定教育帮扶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他立即与贫困户和学校负责人联系,一一了解情况,并帮没有落实到位的贫困户落实教育扶贫资金。

一脚泥为民服务零距离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驻村工作中,邹方强经常走进贫困户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想法,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 (下转A2版)  (上接A1版)2018年12月,贫困户刘开信家不幸遭遇火灾,一栋旧房化为灰烬。邹方强第一时间到刘开信家了解灾情,并送去粮油等物资。看到因大火烧毁厨房,刘开信家只能在门口露天做饭,他立即向帮扶单位汇报情况,发动机关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在筹集3.3万元后,第一时间组织施工队帮刘开信家重建厨房。春节前刘开信家终于用上了新厨房,吃上了顺心的团年饭。

贫困户林告增长期在外务工,家中妻子体弱多病。当得知他家自来水管年久失修断水后,邹方强与村支部副书记刘忠华一起翻山越岭查找问题,修理管道。水通之后,他因下山时一脚踩空,从4米多高的山崖跌下来,摔得鼻青脸肿,一身泥水。元旦前后的一场大雪将贫困户段珍家的水管冻裂后,他又冒着冰天雪地,翻过那个山崖,将自来水接通。六十里自然村反映水池压力不稳定、经常断水,他牵头组织村民筹集资金,并请来挖掘机,解决了9户村民的饮水问题。

山区的冬天气温低、湿度大,邹方强联系了一批御寒物资,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逐户走访,为有困难的家庭送上被子、棉袄等,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一片情倾力帮扶零缺位

“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是为贫困村寻找致富路。沈子村地处武功山徒步黄金路线,每年有近10万名游客从这里登山,有游客却少有“留客”,村民致富增收的成效不明显。村旅游接待中心已经建成,如何营造最好的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是邹方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发展旅游,“颜值”很重要。他精心将旅游接待融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做好显山露水、提升品位文章。村里道路畅了、景色靓了、环境美了,几户村民正打造提升民宿,登山的客流正慢慢变成“留客”。

去年贫困户林开文、江益军家蜂蜜大丰收却愁销路。邹方强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开拓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努力,140公斤蜂蜜一售而空,为林开文、江益军两家增收1.4万多元。大山里的500公斤茶油、10多头草猪以及土鸡土鸭等农产品也实现了精准对接。如今,村民发展绿色种养积极性大增。

2018年底,沈子村成功摘除省级贫困村帽子。“接下来我们准备围绕旅游开发,努力把村旅游接待中心打造成一个产业龙头和扶贫平台,实现贫困户就业、土特产销售等功能。”邹方强说,“沈子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