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陂镇林业分场依托自身优异的自然禀赋,以“百姓众筹”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分场班子敏锐的意识到,只有精神文明建设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环境下,2018年3月,林业分场在全市建设了第一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致力建成为凝心聚力的阵地堡垒和学习的“加油站”,源源不断为广大干部群众输送新思想、新理念。就从那时候起,刚从学校毕业还不满20岁的兰庆祝,毅然放弃了对大城市繁华的向往,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小山村,担任起了三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管理员。 三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后共两进院落,占地达700余平米,涵盖了综合服务、学习讲堂、休闲娱乐、农村书屋、村史展示等功能,所有日常工作全部由兰庆祝负责。可以说,管理员这个职位虽小,但责任重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无到有、从粗具规模到典型示范,离不开兰庆祝高度的责任心,让很多一开始不看好她的村民都刮目相看,现在都亲切的叫她小兰。”林业分场支部书记赖益明称赞到。
担任管理员后,小兰深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仅是展示对外形象的第一窗口,也是建设“五型政府”的具体实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让自己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更好的做好工作服务群众。为此,她一方面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宣讲活动进行“近水楼台”式学习,一方面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促使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近两年,三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频频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基地、江西省优秀村史馆等各级荣誉,成为了林业分场乃至五陂镇的一张响亮名片。
林业分场是五陂镇管辖范围最大的一个行政单位,常住人口近千人,综合服务的接待量日均近百人。尽管工作任务如此繁重,但小兰始终坚持以“三勤”要求自己,即“嘴勤、手勤、脚勤”,服务接待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真诚、耐心、细心地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林业分场和其他村庄一样,有不在少数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家中老人又无法辅导孩子,还有不少安全隐患。为此,小兰主动向分场领导申请,依托农家书屋开设“四点半”课堂,由她负责照看辅导小朋友们。有的人劝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给自己添麻烦,但小兰是这么说的:“被这些孩子一口一个老师叫得心里暖洋洋的!看起来是我为他们教授知识,但孩子们也教会了我无私与奉献、坚韧与勇气、付出与感恩!我会继续从事这份光荣的事业,贡献我的青春力量!”现在,“四点半”课程已经延伸到每个周末。在小兰的辛勤付出下,孩子们的课业成绩直线上升,家长们也笑的合不拢嘴。今年4月份,三湾农家书屋获评全区2018年度优秀书屋。
三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建设以来,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运行模式,并在全区进行推广,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纷纷进行宣传报道,名声大振的林业分场俨然成为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调研学习的首选热门。如何把我们的建设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向来访者进行深度推介?这又是摆在林业分场领导班子面前的大难题。颇有想法的小兰挺身而出,“我觉得我可以试试。”接下任务后,小兰一遍一遍对照打磨讲解词,模拟整个参观流程并不断进行优化,等待讲解词正式成型后,已是修改了二十余稿了。因为接待任务可能随时下达,因此小兰的讲解工作也要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有时刚准备周末出行,接到通知她又毫无怨言的匆匆赶回实践站。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小兰便接待参观调研近千次,上万余人。面对重复的工作有的人也许会懈怠,但小兰说:“就算只有一个人来,我也不能糊弄。”她就是有这股认真劲儿,在讲解中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准备了不同版本的解说词,让讲解针对不同层次、年龄、文化的参观者,都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曾经一个调研团原定只参观十五分钟,因为听小兰的讲解着迷,竟不由自主的延长了半个多小时。
小兰是家中最小的女儿,还有一个已经出嫁并长期在外务工的姐姐。由于母亲身体并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在外务工的父亲,而小兰就担起了平时照顾母亲的重担。有一段时间小兰母亲因腰间椎盘突出躺在床上无法动弹,没有去大医院,只是请当地的医生进行针灸治疗,但那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对于经济一向不乐观的家庭无非是雪上加霜。但是生活的苦难没有把她击倒,因为她知道只要勇敢坚强乐观地面对这一切,美好的明天总会到来的。洗衣,做饭,帮助母亲服药及衣食起居,成了小兰每天的任务,那时的她还没成年,但依旧照顾得体贴入微直到病情好转。“我简单而平凡,只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我该做的事。”这是小兰的座右铭,也是她一直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支柱。
春如韧草,勇如烈驹。未来,小兰将继续用满腔热情诠释青春力量,用切实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在广阔的乡村一线携梦前行! 来源:安源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