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汽车开到一定年限或者公里数, 都会面临着一个结果:报废!
然而, 报废的汽车在拆解过程中 会产生废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处置不当会造成污染。
在今年6月1号实施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活动。
有记者在萍乡报废汽车市场 进行了集中暗访 ↓↓
莲花县工业园
一进莲花县工业园,记者就看到了一家金属回收公司,他们回收的全都是报废机动车。
记者查看了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虽然注明了回收报废车、拆解项目,但同时又明确写着“不得从事报废车五大总成解体项目”。
▲在公司内部,堆放大量被拆解下来的汽车发动机和零零散散的五大总成配件,废弃的汽车电瓶也被横七竖八地露天放置。
▲下雨之后的泥泞地面上,乌黑的油污随处可见。
金属回收公司工作人员:我们2010年过来的,差不多有十年了,一年能收一百多辆吧。
同样在莲花县工业园,还有两家规模较大的报废车收购公司,其中一家专门以收购、拆解摩托车为主。 ▲记者了到,这家收购公司没有获得拆解报废机动车的资质,现场也没有相应的环保处理设施。
收购站工作人员:我们这是收购量最大的,一天能拆摩托车90多辆吧,去年到现在当地部门来查了几次,就说我们污染严重,也没怎么样。
萍乡城区周边
记者随后在中煤科达储运有限公司的停车场看到,这里除了物流、停车、修车服务之外,在停车场最尾端还有一家露天回收站。 ▲不仅收报废机动车,也拆解、切割汽车的零部件,而且没有任何防止污染的措施。
当记者询问有没有营业执照时,工作人员说他们这里是具有资质的萍乡方大再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代收点,并表示可以帮忙开具车辆报废单。 回收站工作人员:要报废单的话,那几百块钱一吨,肯定是正规报废单的。
芦溪县、上栗县、湘东区
记者随后在各县区,发现多个体户的营业执照上注明的经营范围是“废品收购”,在拆解报废机动车方面并没有获得商务部门的审批,但他们仍然在收购报废机动车,并进行非法拆解。
在芦溪交警大队附近就有两个大型的收购站,当地不少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在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时,经常弄得油污满地。 芦溪县新田村村民 :切割下来的发动机,流下来的油流得到处都是,而且我们看见有人在他们那里买汽车拆下来的发动机,应该是修理厂的人在买吧。
记者将暗访的情况反映给了萍乡市商务局,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这种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的乱象,商务部门表示将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
萍乡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 王筱燕: 从六月下旬开始,每个县区展开专项整治,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区人民政府,组织辖区部门都参与,进行摸排,发现问题依法予以处置。 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 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污染。 希望尽快告别乱象,走向正规。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这里是萍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