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说这句话的人叫李维正。现年90岁、党龄60年的李维正,退休后创办慈善组织惠及全乡贫困学子,先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江西好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市扶贫助学先进个人、萍乡好人、最美萍乡人、市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等荣誉称号。 长平乡是省级贫困乡。1991年,正式退休的李维正,开始思考如何去扶助贫困学生。同年,李维正与李怡章等几位老教师发起创办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决定以捐款作为基金,用基金利息或衍生收入奖学奖教助学,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白天,他们走村串户纳良言募捐款;晚上,他们熬夜起草基金会章程,传书海内外。至今,基金会的档案里还保存着100余封他们写给海内外爱心人士信件的底稿。基金会创办之初,李维正自己掏钱买车票,并向同仁们提出了“三不”:不要一分钱报酬,不报一分钱餐馆发票和烟酒发票,不图个人回报。一石激起千层浪,长平籍在外人士纷纷来信赞誉并捐款。第一年他们就募集捐款5万元,为44名优秀学生和教师发放了奖学奖教金。 大塘村曾思瑶和曾金禄姐弟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亡,母亲烧成重伤,生活不能自理,姐弟俩跟着70多岁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过日子,生活极度贫困,打算辍学。李维正得知时已经资助了5个孩子,但还是找到孩子的爷爷说:“孩子一定要坚持读书,我给他们每人每年200元。”李维正言出必行,连续8年不曾间断。 2011年,在上栗读高三的彭华奇的父亲在墟场上碰到了李维正夫妇,说他的孩子成绩在班上排在前几名,但家里经济困难,实在难以读下去,打算辍学。李维正握着老彭的手说:“不能辍学,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要想法子读下去。”并当即与老伴商量,决定每年拿1000元支持孩子读书。 基金会现拥有会员4200余人,募集捐款440余万元,资产总值近600万元,奖学奖教助学资金累计达349余万元,涉及4897人次。28年来,长平乡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面对人们的赞誉,李维正说:“我没有什么贡献和建树,只是按照党员的标准和做人的良知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不值得表扬。当初成立基金会,是我们几个老党员共同的心愿。这个组织能够发展壮大、走到今天,全靠众多爱心人士的善举!” 这些年来,李维正个人累计为基金会捐款2.5万余元,他的爱人、儿女都曾为基金会捐款,全家累计捐款3万余元。李维正的精神感召着人们,不少他曾经资助、现已学业有成的学子们,以他为榜样,主动接下爱心接力棒,走爱心奉献之路。这位对党忠诚、道德高尚、乐于奉献的老党员,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