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陈利萍,1979年参加工作,1995年入党,退休后她本着以己绵力施善于人的想法,开始参与志愿者活动。她参加的志愿组织有:安源志愿者协会、江西省红十字捐友会萍乡分会、萍乡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志愿者活动机构。在成为志愿者的这8年间,她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0多次,累积服务时长超过10000个小时,无偿献血达7300ml......
从普通义务献血者到无偿志愿献血者 打开陈利萍的献血证,密密麻麻的献血记录显示,她至今已参与24次无偿献血。从2006年至今,她已连续12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约7300ml,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为4000毫升计算,她献的血是自己全身血液的1.8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700毫升血液计算,她所献的血能救活10个病人!
“纯属是巧合,那天陪儿子逛街路过看见一辆献血车,就和孩子一起去试了试。”谈起首次献血经历,陈利萍坦言,“献血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但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一献是12年,2018年6月26日,陈利萍再一次准时来到献血屋献血,这已是她第12次参与无偿献血,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献血。因为再过几天,陈利萍将年满60岁。根据《献血法》规定,60周岁以上就不能再献血。每次她去献血时,总会有身边的朋友禁不住问她:“你这样献血,难道都不怕影响自身健康吗?”陈利萍不仅笑着向朋友解释自己献血时的感觉,还认真地跟他们普及无偿献血的意义,在她的发动及感召下,十年来累计感召了50多人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
从孝顺儿媳到敬老院的贴心护理师 今年85岁的婆婆跟着陈利萍一起住了21年。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婆婆,陈利萍挤出时间参加了老人护理专业培训,认真学习了老年人饮食营养照料、常见疾病护理、老年人心理学护理基础、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在她精心的照料下,85岁的婆婆气色红润,身体硬朗,心情舒畅,左邻右舍对她这个孝顺儿媳更是称赞不已。在一次参加敬老院志愿活动时,陈利萍意外发现自己用心学的专业还能发挥更大的用途。
2016年白露刚过,陈利萍和往常一样,跟着志愿队伍来到萍乡市养老护理中心,为老人们清洁卫生整理房间。突然,从103室时传出一位老人恸哭的声音,她和几位志愿者赶忙进屋了解情况。“肚子涨得好疼啊,吃不下又排不出,吃了药不管用,开塞露也不管用,都一个多星期啦,实在是太难受啦!”痛得卧床的老阿姨,抽泣着说道。眼见这位80高龄的老人家疼痛难忍,几位青年的志愿者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陈利萍几乎是本能的一个反应,她让志愿者帮她找来一次性手套,一些棉棒和一点食用油,然后把其他人都请出门外。关好门窗后,她嘱咐老人找到一个舒服的侧卧姿势,便开始用手一点一点地为老人抠出积累了几天的大便。困扰老人多日的痛苦终于解除后,老人家再次流泪道:“小陈啊,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啊!谁家能摊上你这样的好儿媳妇,那得多有大福气啊!”打那以后,每回去敬老院,陈利萍都会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更多的老人们解决实际困难,那些老人们对她也更频添了更多的期盼和想念。
从助力高考学子到服务春运献爱心 每年的高考和春运期间,都是志愿者最繁忙的时候,“请停车”、“请往边上站站”、“请往这边走”……你听,这是正是志愿者陈利萍维护现场秩序的声音。自加入志愿队伍以来,陈利萍已连续8年参加了高考爱心助力学子公益活动,帮助过的考生不计其数。“妈,您年纪大,这么热的天在考场外面奔来跑去的太遭罪了,您就在家好好休息,别当这个志愿者啦!”面对儿子的关爱,陈利萍微笑点了点头,便转身奔赴到各大考点设立的“爱心服务点”,开始爱心助考的各项工作。
烈日下的高考爱心助力学子公益活动,寒冬里的春运献爱心活动,陈利萍一个也不曾落下。帮老人拎行李、帮青年照看孩子、现场秩序引导、文明劝导……陈利萍忙碌的身影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忙完到家的她总是胡乱扒几口饭,匆匆冲个凉便倒头大睡,第二天一起床她又风风火火赶赴活动现场!“陈阿姨,我明天要去进贤,您能帮我订下票吗?”来电话的是2016年春运时帮助过的一位盲人朋友。家住湘东的他,家庭十分困苦,为帮家里减轻负担他找了一份在进贤的工作,可独自出行却困扰了他,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利萍便默默地承担了接送他的任务,这一干又是三年。
在陈利萍看来,公益不是有钱人、有闲人才能做的;只要用心,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当志愿者也不仅仅是帮助他人,还可以帮助自己成长,让人与环境更加和谐。
供稿:宣传办(袁乾晰)、锦绣社区(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