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萍乡七旬乡村“马路天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302|回复: 0

萍乡七旬乡村“马路天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8-19 19: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北通向的319国道穿村而过,把彭高镇东山村分成两边。东山小学在西边,彭高中学在东边。

这条国道,就是71岁的“中国好人”李丙味每天的工作地点。

村西的孩子要去东山小学,村东的孩子要去彭高中学,这条公路是必经之处。风驰电掣的小轿车,满载负重的大货车,穿梭而过的摩托车,每天数千辆的车流量让原本寂静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也让众多家长添了桩揪心事——孩子上下学过马路会不会磕着撞着?

村里也着急,贴出了招聘交通安全员的公告。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没人“揭榜”。责任重、报酬低、时间长,每天还要站在马路边吸尾气、吃灰尘,这活确实挺难。

当时已经61岁的李丙味主动请缨,将工作一把揽下。从此,马路边上多了村民们熟悉的一道身影。每天清晨7点半,中午11点半和12点半,下午4点半,这几个时间点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马路边。

一条公路、一个老人、一群孩子,就这样不经意间构成了东山村最为动人的风景。

“嘟——”清亮的口哨声响起,李丙味举起手中的标识牌,一边示意过往车辆或减速或停车,一边将孩子安全送过马路。

这一送,就整整送了10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学校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哪一天考试,孩子们谁来得早、谁性子急,啥时候放学推迟了,等等,他心里一本账似的清清楚楚。“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谁家的孩子还没来。”李丙味说。有一回,下午5点多了,东山小学还有一个孩子没等着,一问,还在教室写作业。李丙味急赤白脸地掏出电话,直接打给校长李希强:“李校长,以后娃娃留作业,中午留嘛!”

去年4月的一天,李丙味照常护学。突然,一辆摩托车刹车不住,直冲向正在过马路的孩子们。李丙味一个健步就冲上去,拼力拖住摩托车,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自己的手却被勒破了皮。最让李丙味记忆犹新的是,前年的一个冬天,一辆形迹可疑的面包车一直在马路边逡巡着尾随两个放学的孩子。看着不对劲,李丙味立马赶上前盘问。一见李丙味上前,那车慌忙加速驶离。“估摸着肯定不是干啥好事的。”李丙味有点遗憾地说,“可惜没记住车牌号码。”

距离公路东侧50米的地方,一间矮小的砖瓦平房略显孤单地伫立在夏收后的田野里。这是李丙味为自己特意挑选的住处。为了方便就近护送孩子,2012年李丙味从自己家里搬了出来,住进这间由废弃猪舍改造、不到5平方米的平房。屋内一角,堆放着给孩子们备用的雨伞;房间墙上,记满了家长和学校老师的电话。

“这挺好的,接送孩子方便。”亲近了一辈子泥土的李丙味朴实得像地里的庄稼,特别知足。每天往返马路六七十趟,累计护送孩子40万人次,十年里交通安全零事故,或许这就是让李丙味最为充实的慰藉。

儿子夭折、妻子早丧、右手残疾,靠着打零工把养女带大,李丙味这一辈子其实过得并不容易。到了老年,已经成家的女儿多次劝他进城享几天清福,他摆摆手拒绝了——只因心里头放不下这些孩子。

偶尔也有人问他:“老李,你到底图个啥?”

“啥也不图,只要娃娃们过马路安全,我心里就踏实。”

“那你准备干到啥时候呢?”

“干到干不动了为止。”李丙味憨憨地笑了笑,挠了挠头,晒得黝黑的皮肤上滚过一抹阳光的颜色。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