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近几年萍乡“医闹”事件大幅减少,只因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534|回复: 0

近几年萍乡“医闹”事件大幅减少,只因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9-2 14: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理解,

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患者要在点滴温情中,
更多理解和配合。
用心捂热医患关系……

萍乡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14年8月成立,共接待医疗纠纷来访咨询1120人次,受理纠纷调解346件,调解成功338起,引导诉讼2起,调解成功率97.7%以上;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纠纷,无一例当事人反悔或不履行,赔付到位率100%。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5年来,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作为一个独立于患方、医方和卫生、司法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组织,经过它的调解,我市“医闹”事件大幅减少,近两三年来几乎为零,医疗纠纷双方也由被动疏导转向主动申请医调委调解。



640 (18).webp (31).jpg

这种调解模式到底优势在哪里?
我市医疗调解工作有哪些经验做法?
记者走进市医调委,走进调解现场进行采访。


  规范流程,全市“一盘棋”

640 (18).webp (32).jpg

医疗纠纷由于涉及医疗专业知识,发生纠纷的原因又是人身伤害甚至死亡,一旦发生,矛盾双方都会各执己见,不愿退步,对比其他类型的纠纷而言,调解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出现了医患纠纷,很多部门“不愿管”“不敢管”“不能管”的局面。而医调委的出现不仅将此纠纷“管得好”,还“管得快”“管得专业”。

  “我市创新了调处机制,规范了工作流程,创建了联调联动机制。全市‘一盘棋’,各县(区)、乡(镇)、村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由市医调委一支队伍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市医调委主任吴德明向记者介绍,“这样既有利于实现调解工作快速、敏捷、专业,又能平衡全市赔偿标准,而且公信度较高。”
  据介绍,我市建立了市县联动、按需调解、公开公正、快速理赔、调防结合的医疗纠纷调解模式。建立了市、县(区)、乡(镇)三级调处平台,突出独立性。在市级层面,依托市法学会医学会、中汇国际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建立了独立于医患双方的第三方人民调解机构。成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宣传、公安、司法、卫生、信访、财政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医疗纠纷预防与调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大纠纷的协调、分流和应急处置;安排工作人员全天候值班,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突发医疗纠纷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在县(区)、乡镇街道层面,辖区内医疗机构较多的街道单独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机构较少的街道依托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设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73个(含兼职机构)、调解领导小组共计38个(含市、县、乡(镇),乡镇、街道实现医患纠纷调处组织全覆盖。辖区各医院全部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接待室,便于掌握信息,及时沟通。形成了县(区)、乡镇、街道、医院上下贯通的调解网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纠纷、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处。在大调解的平台上,建立纠纷调解与各相关部门联调联动制度。市司法局与市卫计委、市公安局等部门明确各职责,确保预防、引导、稳控、调解、法律援助与法律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做到纠纷知道得早,事态控制得住,调解引入及时。
  同时,组建专家库。将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法宣先导,调解紧跟,公证护航,法援保障。选聘有丰富调解经验的离退休、退居二线的资深法律工作者、医学专家担任专职调解员。建立医学专家库和法学专家库,患方在调解案件之前,可选择资深可信赖的法学专家现场维权。专家库的启用,较好解决了患方不愿做医疗事故鉴定、纠纷责任不好区分、调解难度大等问题,构建了法学、医学、调解等专业知识优势互补的调解团队,为调处医疗纠纷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
  今年上半年,市医调委共受理案件41件,已结案40件,调解案件成功率97.6%,案件履行率100%,上半年赔偿金额共计103.27万元,案件当事方满意率达100%。
  近两年,湖南衡阳和本省的九江、吉安、赣州、新余、宜春等地市纷纷派人来我市医调委考察学习。


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

640 (18).webp (33).jpg

“市医调委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手机不关机,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甚至凌晨,只要接到卫健委或医院的告急电话,必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阻止过激行为,避免事态恶化。”市医调委主任吴德明告诉记者,“上星期我们就接到一个案子,当时正好快到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带着盒饭直接去了医院,在ICU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吃午餐。”

  在市医调委,像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事。
  今年5月31日凌晨2时左右,上栗某医院一位患有肺部肿瘤的老年患者,因咯血送医院急救,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认为医院急救措施不当不及时,应该负责任,20余人在医院“讨说法”。接到电话后,吴德明立即调配几位调解员,第一时间赶到纠纷现场。一到现场,调解员们分头了解了患者的死亡原因和医方整个诊疗过程,将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尸体存放要求等政策告知家属,并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经过3个多小时的沟通,患者家属放弃了在医院烧纸钱等不当行为,并表示相对的理解院方。最终在清晨6时30分将此纠纷调解完毕。
  在医调委的调解下,不少类似的曾经严重对峙的医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有的医患纠纷从受理到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只花了数小时时间。


公平+仔细+耐心

640 (19).webp.jpg

“调解员既像不穿法袍的‘法官’,需要坚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操守;又像敏锐的‘侦探’,既要了解纠纷的焦点在何处,还要到医院进行调查。无论是和主治医生、护士、病友的面对面交谈,还是查阅患者的病例、用药情况,都必须仔仔细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吴德明感慨地说,“更重要的还有你的沟通方式,交谈态度也是关键。调解中的每一句话都必须谨慎出口,否则可能会把局面弄得更糟。”

  就在采访当天,记者就看到,因赔偿金额与患方预期差距较大,而院方坚持不愿提高赔偿额度,患者家属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大叫着冲出了调解室:“不调了!明天我们就去医院,盯着院长……”吴德明和另两位调解员拉住他,一边稳住他的情绪,一边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这起因剖腹产引起伤口发炎的案件以双方都接受的赔偿额结案。
  吴德明告诉记者,这还只是小事,在一些纠纷现场,有些家属还会对着调解员大吵大闹,大声辱骂甚至人身攻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会和他们激烈相对,而是用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话语进行解释、说服和分析。”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温和的态度会感染患者家属,使他们最终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有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也要拿出魄力来以正压邪,跟他们讲法律,讲规则。”
  有一次,在安源区某乡镇医院,一位老年患者因身体不适来院看中医,医生把脉时他突然瘫倒。医院赶紧安排做检查和治疗。没多久,患者清醒过来,并要医师打电话通知家人送衣服来。过了一会儿病情又加重了,医院另行调药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认为医院抢救不当,在医院烧纸钱,要求赔偿。市医调委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赶赴医院进行现场处置,给家属讲法律讲政策讲道理:“不管什么问题都要依照法律来,不然就是医闹,医院可以报警抓人。”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家属终于平静下来,同意由医调委进行调解。
  “医疗纠纷中患者和家属有情绪是正常的,调解员有时会受气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让患者及其家属左右自己的情绪,只有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灵活机动才能更好地解决好问题。”吴德明说。


市医调委用点滴的行动
拉近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
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来源:萍乡日报全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