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耄耋老人的初心——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振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458|回复: 0

耄耋老人的初心——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振美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9-6 1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5日,从北京传来喜讯——我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王振美获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这是这位耄耋老人继去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荣登“中国好人榜”之后,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1925年出生的王振美,经历过幼时的贫困和年少时求学的艰辛坎坷,尤其是1965年身患重病,在众人援助下“起死回生”之后,立下誓言感恩奋进、回报社会。他矢志不渝跟党走,从1953年开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他60多年来初心不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报效乡梓,于92岁高龄时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50万元积蓄,设立“振美教育基金”,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走过坎坷坚定善心不忘本

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地处罗霄山脉,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但是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王振美家中四兄妹,大哥当年跟着红军走后杳无音讯,父亲解放前离世,母亲带着儿女节衣缩食,艰苦度日,从小告诫子女做人一定要吃苦耐劳、忠厚本分。

出身于贫寒家庭的王振美有过艰难的求学经历。“小时候家里穷,供我读完小学都很吃力,想上中学、考大学,根本不要谈。”王老感慨地说。辍学后,他在家乡太沙村务过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在太沙小学和坊搂小学当过老师,在县政府担任过会计等职。

1965年,王振美患上了一种名为勾端螺旋体病的急性传染病,危及生命,急需救治。高昂的医疗费却让这个贫寒的家庭束手无策。就在王振美几近绝望之时,是乡亲们将他抬进医院,你10元我5元,东拼西凑了1000多元给他治病买药。在上世纪60年代,1000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王振美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时帮助过他的恩人:张丙恩、严积发、谢仁安、严云开、严志贵……王振美说名单很长很长,乡党委和政府对他的治疗也给予了关心和帮助。

“我的命是党和政府救回来的,是乡亲们救回来的,我只想报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捡回了一条命的王振美,心里对党和人民充满感激。

甘于奉献扶贫济困数十载

王振美是个敢想敢闯敢干的人,并最终凭借奋斗不息创业不止,一举摆脱了贫困之境。在手头宽裕之后,王振美长期酝酿的报恩之愿也被重新激活。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命是乡亲们给的。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有党的好政策。当有能力回报社会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王振美说到做到。几十年来,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新农村建设……家乡的各项公益事业中,都有王振美慷慨捐助的身影。1968年王振美与同村村民商议修建石拱桥。在那个年代,建桥工程量大,因此不被看好,好多村民说风凉话。王振美顶住压力,带头从河里挑砂石,发动全村所有劳动力每人分摊100块砖头,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建设,石拱桥终于建成,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家里经济条件好转后,王振美自己和家人依然很节约,甚至可以说很“抠门”。直到如今,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才几百元,平均每天的伙食费不到10元,买的菜基本上都是当季的便宜蔬菜。柜子里都是一些陈旧的衣服,一件白衬衫穿了很多年,已经变色了,上面还有两个破洞,但他仍然认为这衣服还能穿,不用买新的。一双6元钱的拖鞋,穿了十几年,还舍不得扔。然而,对有困难的群众,他捐款捐物却毫不犹豫,非常慷慨。  

2006年,家境困难的太沙村民王水清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王振美主动捐助7800余元;2012年,山背村民吴国英被诊断为双肾衰竭,急需做换肾手术,王振美得知后慷慨解囊捐款1万元;2014年,六市乡政府牵头成立“奖扶助学教育基金会”,他带头捐资1万元;同年六市乡政府开展一次“结对帮扶”活动,王振美第一个响应号召,主动帮扶太沙村贫困户郭梅昌。了解郭梅昌家的实际情况后,他没有简单地捐钱了事,而是出资3500元购买了一头牛,并将3000元钱送上门去,帮助郭梅昌脱贫;太沙村办幼儿园王振美捐资5000多元;2017年开学,他来到六市幼儿园,捐出4000余元购买200多个爱心书包和200多件其它文具送给孩子们;2018年、2019年先后为突患肾衰竭的六市中学学生张嘉璐捐资11200元;前不久,又为患白血病的六市村民王国旺捐助1万元……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扶贫必先扶智,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源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要用知识和技能斩断穷根。”王振美深谙山区家庭孩子想走出去、想上大学的渴望,当他了解到六市乡有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家庭贫困,心中便有一个愿望——要倾尽所能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学有建树。

2017年,王振美作出了一个让村民惊讶的决定,拿出自己50万元的积蓄,设立“振美教育基金”。如何让基金会顺利落地,尤其是得到亲人的理解,让老人颇费一番周折。老人的女儿王凤娇身患重疾,断断续续治了10年。家里并不宽裕,女儿长期患病,父亲还要“充大头”,拿出这么多钱去帮助别人。老人的女儿十分讶异和不解,愣是气哭了。

“我生病时是党和好心人救了我的命。我现在有点积蓄,要回报社会,你们都有手有脚,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王振美通过召开家庭会议,做思想工作,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振美教育基金”也在老人的再三坚持下成立了。

2017年9月17日,王振美倾尽积蓄捐资50万元助学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得中央、省、市等众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我只要留着吃饭的钱就够了,其它的都用来支持教育事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老人朴实的话语让前来采访的记者感动不已。

截至目前,“振美教育基金会”已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其中奖励优秀教师47人次,奖励资助优秀学生166人次,累计发放奖励资助金76640元。

“王老对我的捐助,钱数虽然不是太多,但对于家境贫寒的我恰如冬日里的暖阳,激励我发愤图强、报效祖国。”受捐助的学生纷纷表示,要将王老的这份大爱,作为学习的动力,将来学成后要以王老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回报社会。

在王振美的感召和带动下,不少人给基金会捐款。2015年杨志坚捐1.2万元,2016年杨石林捐1.5万元,2017年杨飞捐2万元,2018年贺建军捐2万元……涓涓细流,汇成爱河。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跟党走

王振美有一个深埋在心中几十年的梦想,那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53年,他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可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他的入党申请书石沉大海。

王振美一直把甘祖昌将军和龚全珍当作榜样,看到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龚全珍90多岁依然坚持帮扶贫困学子,他心中热血沸腾,深埋心底的入党梦再一次被点燃。

2015年,90岁的他再次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至于为什么要入党,老人的想法很简单:“我已经90多岁了,能为党做事的时间也不多了,但我想入党的初心不仅没变,还越来越强烈。所以,我再次提出入党申请,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发挥余热。”

一位90高龄的老人要求入党,在全乡乃至全县还是头一回,即使在全国也不多见。莲花县委组织部在请示萍乡市委组织部同意后,决定按照组织程序办理入党手续。

2016年4月19日,是91岁的王振美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的日子。这天他乘车100多公里前往井冈山。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这位91岁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拾级而上。台阶很高很陡,老人走得颤颤巍巍。上了109级台阶后,老人终于站在了井冈山烈士纪念碑前,面对鲜艳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2017年4月18日,92岁的王振美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王振美说:“这圆了我的一个梦。我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经历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坚信跟党走这条路是正确的。”

王振美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群众,赢得了社会认可。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荣登2018年6月“中国好人榜”,获评2018年第三期“江西好人”,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今年又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面对诸多荣誉,王振美谦逊地说:“我的贡献不大,但得到了这么多的荣誉,心里觉得受之有愧。我现在年纪大了,但只要我活着,就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回报社会。希望教育基金能永远办下去,激励更多的孩子发奋读书成才。如果我的身体器官对医学研究有用,我还希望能捐献遗体。”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