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源镇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和区委“三区同振、城乡融合”的决策部署,按照“一三五”的工作新思路,围绕“五美”创特色,聚焦“三区”抓建设,对标“一等”兴五镇,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全区乃至全市中争先领跑。 2022年,我镇的预期目标是: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5.12亿元,突破性实现首月“开门红”2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商贸业1家、服务业1家,实现累计产值9.6亿元,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投28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固投15亿元,同比增长26.97%;预计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0.3%;商贸业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同比增长10%。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项目化推进,将各项工作任务实化为一个个具体项目,由相关班子成员落实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做到四个“全力以赴”。 (一)立足景区优势,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全力以赴打造文旅新镇 镇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的安源文旅新格局。2022年,我镇要聚焦做优做活全域旅游,全力打造文旅新镇。 一是借势安源路矿旅游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打造契机,做足景区文章。配合景区建设指挥部完成各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矛盾协调等任务,重点做好洪都家园立面改造、安源风情老街店面回租、半边街拆迁、景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方家坳公房腾房等项目,确保安源全域旅游“龙头昂起”。 二是紧扣“红”的优势,擦亮“绿”的底色,做足历史和生态文章。重点打造好张家湾村和安源村两个近郊乡村旅游试点,作为安源路矿景区的“东西门户”,完善旅游规划,全力推进精品路线、户外路线、红色生态路线建设,注重串饰红色故事、红色人物、历史典故,将生态和红色充分结合,实现1+1>2的效果,抓好抓实张家湾美丽村庄、安源村马形湾生态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安源全域旅游“两翼齐飞”。 三是着力解决影响安源形象的堵点和难点,加大景区城市管理力度。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安源的人,都深知治灰是安源一个老大难问题,要想环境面貌与“景区”二字相匹配,不要持续加大景区环境整治力度和卫生保洁密度等,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景区内占道、出店经营等乱象整治,更要积极取缔景区范围内堆煤场,有效管控过往大中型运煤车辆,确保实现全域旅游“有颜有料”。 (二)立足园区优势,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全力以赴打造工贸旺镇 作为一个百年工贸重镇,安源,过去的优势在工贸,现在的难点在工贸,未来的发展依旧需要工贸支撑。所以,2022年,我们必须从抓平台、抓招商、抓服务入手,坚定不移地走工贸强镇之路。 一是念好“扩”字诀,抓好抓实发展平台。园区是最大的发展项目,也是最佳的发展平台。当前区工业园向石板扩园,我们要抓紧这一利好,强势推进平台扩容,做好鸭塘冲水库片区征拆并配合区完成各项建设工作,拓展我镇工业发展空间。同时,在现在总部经济大楼的基础上,做好安源村农民双创大楼建设前期工作,拓展总部经济发展平台。 二是念好“大”字诀,抓好抓实招商引资。安源经济发展到现在,要加速度,要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坚持增量推动,狠抓大项目的引进。要借鉴政府资本招商的“合肥模式”,力推兰德产业基金、中植产业基金、上海申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基金等落地,通过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再引进2个5亿元以上项目和1个“5020”项目,培植新的财税“增长极”。 三是念好“优”字诀,抓好抓实项目服务。对企业实行“一企一队”、“一企一策” 逐一帮扶,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发展瓶颈,实现项目建设“有依托有后劲”。重点确保已签约的东莞市宏恩电子项目和萍乡市海圣祥晶丽科技项目顺利建设投产创收,推进颖南源燃煤催化剂等项目做大做强,推动裕仁信化工填料等传统环保产业企业进园区,“腾笼换鸟”实现产业集聚,精准发力盘活三一筑工、清安锂硫等僵尸企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三)立足城区优势,激发协调发展新实力,全力以赴打造生态美镇 安源作为中心城镇,安源新区纳入了主城区的范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生态环境各方面来看,新城区和老镇区的差异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差异不小。今年,要做好城区文章,就必须加快补齐老镇区“短板”,协调新老镇区发展。 一是要以储备城市发展用地为重点,完成棚改安置区规划编制、土地、工程等手续,邱家湾范围内29-2-1地块、富民村镇银行34-1地块及30-1/2地块挂牌出让工作前期手续,配合做好802车队地块征拆、安鑫冶炼煤等地块报批和出让手续等工作,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 二是要以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为重点,完成中沃能源征拆各项扫尾工作,配合做好中环东路建设、韶山西路断头路拉通、萍高路拓宽、建设东路延伸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格局。 三是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为重点,完成青林社区和木杉塘社区78座垃圾分类试点亭建设,老正街、新正街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老后街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工程建设项目,佳源小区农贸市场建设,新正街上窑坡道路提升工程,做好镇域内已申报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隐患点治理工作,并积极争取洪患乡镇治理资金,推进新正街等地洪涝治理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四是要以城市更新为重点,完成韶山西路小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柑园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老后街安矿小区、十字街和正马路老旧小区改造,并指导改造好的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提升无物业管理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打造无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 五是要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完成全省“十四五期间”首批小型体育公园——迎凤体育公园提升改造,并按照“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原则,实现“社区食堂”应建尽建。 (四)立足城乡融合,激发绿色发展新魅力,全力以赴打造和谐村镇 要坚持城乡融合,以农村为重点,做实做稳社会民生,打造社会民生幸福版块,激发乡村发展新魅力,实现社会民生“有亮点有口碑”。 一是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 力促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年内完成安源村七彩安源、安源村益康养鸽、张家湾村种植业基地、跃进村萍乡市峦岗种养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项目建设。 二是要以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为重点,力促城乡面貌双提升。完成石板至源壁农村公路建设、跃进村李家大屋水渠修复、十里村十四组水塘修复、十里村河坝工程等项目。 三是以一村一所公立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力促农村教育资源短板补齐。高标准完成跃进村幼儿园建设,确保2022年秋季顺利招生,完成张家湾村幼儿园建设,确保2023年春季顺利招生。 四是要以常态化“清风”行动为重点,力促城乡环境大改善。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各项任务,尤其是居民无组织焚烧,务必确保区政府国控站点PM2.5为全区三个国控站点指标最优。此外,进一步巩固提升“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并实现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管理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